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为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增添法治色彩
发布时间:2024-08-16  责任编辑:符晓

为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助力保障未成年学生暑期安全,近期,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积极开展系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暨暑期安全普法教育活动。

七彩夏日,与警“童”行,“暑假未成年人普法托管班”开课啦

暑假期间,上江边境派出所联合康德社工、泸水市民政局、同心社区居委会在上江镇同心社区、叶子花社区开展“向阳少年”成长共融营暑期活动。民警们化身“法治辅导员”,用鲜活的事例和数据精心讲授防溺水、防诈骗、防交通事故等法律课程,带领孩子们走进警营,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全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法治色彩。

警花齐上阵,普法当先锋,又美又飒绽放普法“她”力量

泸水边境管理大队蛮云边境检查站、福贡边境管理大队上帕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女警细致认真、亲和力强的天然特质,暖心派出“巾帼普法小分队”“女警巡控队”,深入执勤现场、街头小巷、居民家中开展“阳光守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普法宣传。在柔声细语的耐心讲解下,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一些鲜活的案例教训铭记于心,她们以女性的视角、专业的角度、法治的素养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撑起了法治保护伞。

 

 

温暖守护,向阳而生,让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老师,这道题我算出来了!”

“老师,这题是不是应该这样写?”

“老师,这个问题还是不太懂,能再讲一遍吗?”

在一个个孩子的请教声中,“向阳工作室”志愿者们穿梭其间,或俯身讲解,或耐心倾听……

“向阳工作室”是针对近年来普拉底乡劳动力大量输出、留守儿童增多的实际,由普拉底乡党委政府、普拉底边境派出所和普拉底乡中心学校于今年3月联合成立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以来,该工作室致力于不断探索推进“政府+警方+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护学体系建设,经过不断摸索实践,逐渐打造形成了集应急指挥、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纠纷调解、安全管理、志愿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枫桥式平安校园”普拉底样板。

暑期来临之际,该工作室根据留守儿童的暑期学习需求,提前制定“暑期护蕾行动”活动方案,分三个时间段分批次安排了课业辅导、安全警示、法律宣传、户外游戏和兴趣爱好课等暑期活动,组织孩子们集体学习、集体做游戏,切实用实际行动让孩子们的成长不再孤单、留守不再缺爱。

 

 

普法不放假,安全过暑假,这场“普法夏令营”有点不一般

每年的暑假都是未成年人遭遇溺水、交通事故、电信诈骗和欺凌、暴力等伤害事件多发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紧紧扭住未成年人暑期安全这一关键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夏令营”活动。

在双拉村委会大楼,民警通过PPT演示、播放普法视频和设置展板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送“法”上门,“家”倍守护,“Ding~”您的法律大餐已送达

福贡大队鹿马登边境派出所、贡山大队茨开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广泛开展专“暑”送法上门活动,围绕电信诈骗、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防溺水、防拐卖、盲目充值游戏等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孩子们学会自护自救和提高避险能力,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秉持“最好的教育来自父母”的工作理念,采用“案例+说法”的形式由深入浅为家长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责任等内容,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法治意识等进行讲解,呼吁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此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暨暑期安全普法教育活动深入校园、家庭、社区等阵地,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格局。下一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将进一步推进平安边境模范创建,持续“未”爱加码、以法护“未”,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法律意识,全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和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