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玉溪市华宁县公安局立足公安职责职能,以“父母”角色定位强力推进情法交融、“警校社”协同的保护防控新模式,通过写好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五篇文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
“强基篇章”——以警为师,以法养德
坚持法治宣传“多元化”,组织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主力军”作用,会同学校、司法所、综治等有关部门,到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创造“沉浸式互动普法小课堂”,结合近年来校园真实案例,以交通消防安全、校园欺凌、禁毒防艾、防溺水、防诈骗和防网络谣言6个方面为主题,以案释法、以案明纪,通过互问互答,增强宣传质效。
工作开展以来,深入63所学校,编撰广播素材26份,张贴海报280余张,推送安全信息300余条,开展178场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受众师生及家长共计20000余人。进一步夯实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预防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
“赋能篇章”——以防为主,以练提能
巩固应急演练“实效化”。联合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采取“先理论后实操”模式,通过向校园师生及保安详细讲解关于火灾、地震、暴恐、踩踏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现场示范一键式报警装置,钢叉、警棍、盾牌、灭火器等防护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联合学校着重开展以防暴、防震、防火灾为主题的随机模拟演练。工作开展以来,共参与并指导应急演练35场,受众师生6400余人。全面提升全体师生、校园安保人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
“守护篇章”——以校为重,以护促安
落实安全护学“常态化”,严格执行“高峰勤务”和校园安全“四个100%”机制,统筹警力配置,通过“警校家”模式以及群防群治等护学力量在学校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站好“护学岗”,引导学生及家长不扎堆、不聚集,确保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通行顺畅。开展“护学岗”工作同时,对校园周边进行“拉网式”的全面摸排,着重查看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科学规范,对附近商户、可疑车辆、人员均进行排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安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出动警力780余次,警车280辆次,群防群治力量920余人次。
“关爱篇章”——以帮为桨,以情化人
强化入户帮教“精准化”,依托“警力下沉包片”机制, 协同学校、社区、司法所等有关部门,全面摸排存在打架斗殴、校园霸凌、偷盗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对严重危害社会的未成年人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建立档案并实施开展“一周一帮教”。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和“普法强基补短板”机制,深入家庭,了解帮教对象的性格特点、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等,并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和帮教措施,落实“一对一”精准帮教工作,同时督促监护人要履行监护职责,关爱孩子的日常生活表现和心理状况,正确引导其学习生活。工作开展以来,共入户100余户,走访村委会干部、家长、问题青少年等60余人次,未成年人帮教29人。
“净土篇章”——以查为要,以改清源
推动清查整改“细致化”,统筹部署,扎实开展“铲土壤”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多部门深化对行业场所综合整治,细化巡防措施。采取“滚动式”反复清查、“针对式”定点清查等方式,全力铲除可能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土壤。坚持边检查、边宣传、边督促的原则,重点查看未成年人入住宾馆是否落实“四实”“五必须”登记制度,娱乐服务场所是否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是否违规经营,“小饭桌”消防设备、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是否合格。强化向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强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检查开展校园及周边“常态化”巡逻防控,落实“护学岗”工作机制。工作开展以来,检查宾馆269次,娱乐场所62次,开展巡逻防控500余次,发现整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15项,当场处罚6家不按规定登记的宾馆、排查整治重点行业场所26家次。
下一步,华宁县公安局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积极会同各部门持续开展好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的联动教育,构筑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