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法治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4-04-26  责任编辑:汪雨春

法治文化阵地是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腾冲市蒲川乡坚持“紧扣法治主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在腾冲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整合优化资源,米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成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米果村位于蒲川乡北大门219国道两侧,是腾冲市区通往蒲川、团田、新华、龙陵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40户1232人,党员58名,设有党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4个。米果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整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宣传为主要内容,包含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艺舞台、青少年法治楼梯、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法治文化大道、百姓议事堂及扫码学法八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赶集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米果村以此法治文化阵地为基础,通过抓组织队伍建设、治理体系建设、矛盾纠纷调处三个“关键”,有力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突出党建引领,抓组织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政治引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米果村在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两个作用”,采取“一伙人马多套班子”的模式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提升凝聚力,发挥“领头雁”作用。乡党委扎实推动村班子建设,及时下派总支书记,严密考察新晋人选,结合工作需求明确个人分工,通过以老带新,以新教老的方式,对老村干部电脑业务能力、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进行针对性强化,提高“两委”成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目前米果村“两委”成员6人,35岁以下4人,大专以上文凭4人,结构合理,工作推进有序有力。

健全体制机制,抓治理体系建设。通过以法治文化阵地搭台的方式强化自治基础、推进法治教育、促进德治教化,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制。

完善“1+4+N”治理机制,即1个党总支+4个治理小组+N个人:党总支部统一领导抓总,在4个村民小组成立“治理小组”,由党员任组长,成员由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乡贤等组成,推行全科网格化管理,细化党员联系群众清单,及时发现和介入矛盾纠纷,联动社会各界力量,统筹推进基层治理。

完善百姓议事堂、红白理事会、农村文艺队等自治组织管理规范,议事规则。“1+4+N”治理机制施行后,通过百姓议事堂解决了大寨村民小组雨水冲刷损毁路段、三家寨村民小组危险路段修复等事项。通过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激发了人民群众自主、民主的思想觉悟和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

加强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意识。米果法治文化阵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主要内容,将法治宣传与活动广场有机融合,打造集普法、教育、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遵循“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宣传理念,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法治名言警句、村规民约等一系列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浸润和启迪,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以党员中心户为基础,从退休老干部、乡贤、致富带头人等领域选拔培养“法律明白人”“学法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宝元周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不定期进行普法培训,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打造带不走的普法宣传队伍。

在活动场所开设法治大讲堂和法治大舞台,邀请普法讲师团、挂村律师、挂村干警等深入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提升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用活乡村文艺队,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组织编写、创作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强化德治内涵,培育文明新风尚。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家庭美德为重点,通过挖掘、树立、宣传一批道德典型,使群众在典型家庭的事迹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转化为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

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蒲川乡“和谐家庭”封湘芝户、王永芬老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教育村民,引导村民讲道理、讲孝道、重乡情、重和睦。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抓矛盾纠纷调处。在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老宝调解室”,邀请辖区公道正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有威望的老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调解“金字”招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按照“双及时、两同步”机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调处。在村民小组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员(信息员),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治理小组及时组织调解,调解不成功的由村级调委会同步收集汇总,同步制定防范措施、调处化解。发挥以案定补激励作用,将以案定补经费直接补助参与调解人员,有效调动治理小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前、预防在前,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

2023年以来,米果村排查矛盾纠纷16次8件,调处化解8件。逐渐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