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玉龙县:用“童言童语”讲述“法言法语”
发布时间:2024-04-15  责任编辑:符晓

自全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丽江市玉龙县积极探索校园普法工作新路径,建立一支“蒲公英——红领巾普法”队伍。通过“学生教学生”“学生教家长”的方式,创新“小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的普法模式,旨在打造一支稳定的学生普法员队伍,实现校园普法活动日常化与持续化。

截至目前,“蒲公英—红领巾普法”在184所学校开展队伍建设活动,选任1440名中小学生担任红领巾普法宣讲员,每周开展2次课前5分钟法治宣讲,每月开展1次国旗下的普法活动。

整合资源搭平台,聚力打造普法队伍新样板

玉龙县委政法委和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签署为期3年的《校园法治强基建设合作协议》,并由云南师范大学杞梅副教授担任“蒲公英—红领巾普法”总队长。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学师资力量、蒲公英法治宣讲志愿团为玉龙县提供智力支持,助力“蒲公英—红领巾普法”队伍建设。

强化培训统步调,多方赋能普法宣讲新模式

建立“骨干培训+示范讲解+持续完善”的宣讲培训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杞梅组织全县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开展2次业务培训,切实提升辅导员、团委书记掌握普法宣讲方案策划、普法宣讲资源选取方法与技巧。同时,云南师范大学蒲公英团队持续提供高质量PPT和讲解方案等普法资源,帮助玉龙县各学校建立各自的普法资源库和普法队伍。

建立“蒲公英—红领巾”长效沟通联系机制。玉龙县委政法委、团县委、教体局、云南师范大学和各中小学联动协同,建立普法线上群,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各个学校的活动展示、汇报,在群内实现对活动开展监督的同时进行提升质量辅导;各个学校在群内形成“互比互评,共同进步”的良好环境,为持续性开展红领巾普法宣讲活动提供了保障。

借助网络开展“虚拟教研室”活动。借助网络方式,采用腾讯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线上“普法共同备课会”“优秀普法选件点评”。通过对每月优秀普法活动的点评分析,指导各个学校持续提升普法质量;通过对统一普法专题的统一备课,突破教师对法律知识难点的认识,帮助教师把握普法的准确性与精准性,解决中小学老师在普法宣讲中的痛点,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

组织保障重督导,多元探索校园普法新路径

玉龙县积极探索校园普法工作新路径,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司法、团县委、教体等各部门精诚协作、联动配合,夯实了普法组织保障体系。将学校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底考核指标体系,玉龙县教体局督导室结合学期开学综合督查、常规督查等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学校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指导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蒲公英—红领巾普法”队伍、学校法治教育平台和法治副校长等资源,不断丰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扩大普法范围和效果。目前,全县各学校均已完善建立相对稳定的以校领导、教师宣讲员、学生宣讲员、家庭宣讲员为主要力量的普法宣讲队伍。

创新方式全覆盖,积极构建全面普法新格局

强化法治宣传和校园安全相结合,以学校为主,将法治宣传融入学校教育各个阶段,各学校采用班会、升降旗仪式、学校“三大节”、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在宣传内容上着重介绍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师生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强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相链接,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理念,聚焦校园主阵地,以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为抓手,把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开学第一课”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团日等开展普法教育。同时,通过“玉龙政法”微信公众号,“披星戴月”普法栏目,刊发给未成年人的一封信、普法短视频、以案释法小漫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引导未成年学生群体参与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强化未成年人法治观念,从思想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学生普法和家长普法相结合,通过家校联动,抓好家长的普法教育。组织《预防电信诈骗》《醉驾的代价》《什么是帮信罪》《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专题宣讲,开展“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活动,让孩子给家长讲法律,督促家长守法。

充分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通过开展宣讲、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在家长群宣传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提高家长法治教育积极性,共同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