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民俗节庆巧普法 “双向融合”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4-04-11  责任编辑:汪雨春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滇中部偏西南,地处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玉溪市西南部,居住着彝族、傣族、哈尼族等17个民族,民族文化底蕴丰厚而古朴,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许多蕴含民族特色的民族节庆。当独具特色的节庆与普法相遇,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当普法志愿者在节庆中普法,群众会有怎样的体验?为丰富普法方式,新平县以节庆+普法为切入点,开展普法与节庆“双向融合”的普法活动。

节庆与普法同行 谱出普法“新旋律”

节庆不打烊,普法不缺席。阳春三月,新平无处不飞花,在浪漫的季节里,12个乡镇(街道)民俗节庆也如期而至。神秘哀牢山,滔滔红河水。在新平这片沃土上,人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千桌万人磨盘宴、磨皮花酒节、建兴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戛洒传统花街节、水塘拉祜民族文化节、平掌朝山会、新化3.18男人狂欢节、桂山窝尼“抹黑节”等传统节日里,不仅有琳琅满目蕴含民族特色的商品,还有能满足群众学法需求的各类资源。别出心裁的“节庆活动+法律知识宣传”吸引许多游客驻足围观,享受不一样的普法盛宴。把法治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增添了法律的趣味性与独特性,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普法,加深了普法的深度与广度。

部门联动齐发力 绘就普法“同心圆”

和谐社会靠法治,法治社会需共建,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开展好普法宣传,持续发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新平县趁节日人流量大、群众较聚集的特点,组织各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热情招待”来自省内外的宾客及辖区群众,为民族节日增添法治色彩。各单位(部门)联合,整合资源,增强普法队伍,组织普法志愿者到举办民族节庆的地方摆摊设点、拉横幅、播放法治宣传音频、设置咨询台、摆放展板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非法集资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截至目前,新平县开展民族节庆普法8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00份。

双语普法暖民心 架起普法“连心桥”

为取得普法质效,能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记得住”,新平县采取“双语普法”的方式开展普法工作。普法志愿者用真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真情为法律注入温度。从以往的单向式灌输普法,向互动式、服务式普法转变,穿上华丽的民族服饰,穿梭在人群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把手中的资料当教材,“双语+普法”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法律法规,实现服务零距离。同时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告诫群众要引以为戒。简洁明了的法律知识,亲切的话语,打开了群众的心扉,他们向普法志愿者讲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困惑,并引导群众要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截至目前,共解答法律咨询1500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