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文山州文山市法院:全力织密“保护网” 用心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26  责任编辑:汪雨春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为进一步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近年来,文山州文山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责,以“利剑护蕾”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主动履职,为未成年人构筑全链条、多层次、见实效的防护网络。

聚焦5类重点人群权益保护

积极打造健康发展环境

“小林啊,我是几年前办理你案件的王法官,今晚打来电话就是想问你最近怎么样了,生活、工作还都顺利吗?”

“王阿姨,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谢谢你当初对我的耐心引导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法院和社会给我的重生机会。”

一直以来,文山市法院坚持前端预防与分类帮治相结合,根据违法犯罪青少年、在校学生、留守困境儿童、未成年被害人、辍学未成年人等5类未成年人群体特点进行靶向教育与帮扶: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工作方针;对在校学生,依托“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等入校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着重关心其心理健康以及成长环境安全,集中在寒暑假以及重要节日节点开展关爱活动,积极鼓励与引导其向善、向好发展。同时,联合村委会、妇联等组织,对留守困境儿童针对性进行帮扶,给予一定物质与精神鼓励,为其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健康发展环境。

 

“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紧盯2个重点领域保护

构建温暖成长空间

在涉未成年犯罪中,有超过70%的案件发生于农村地区,且涉罪未成年人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中途辍学。针对这一实际,文山市法院通过“走出去+走进来”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开展专题法治课、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院公开日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70余次。积极延伸诉讼服务触角,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心理疏导、家庭回访、帮教等工作20余次,积极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改过自新、正常融入社会生活。

 

中学生旁听刑事案件庭审

 

充分发挥“法治副村长”作用,选派21名综合素质过硬干警到4个乡镇(街道)担任“法治副村长”,常态化入村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法治宣传等活动100余次,重点关注单亲或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成长情况,联合乡镇党委和政府、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对此类未成年人建卡立档,全面关注其身心健康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切实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等难题。

 

“法治副村”到留守困境儿童家中走访

 

抓牢“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原则

构筑全面司法保护防线

“即使离婚了,你们也依然是孩子的父母,虽然孩子的抚养权给了孩子母亲,作为父亲你也要多关心、照顾小孩,抚养未成年的子女是你们作为父母的法定义务,谁都要履行。”这是文山市法院家事调解室里经常发生的一幕,承办法官一直将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放在涉抚养权案件办理的第一位。

 

家庭调解室调解涉抚养权案件

 

在处理涉未成年权益案件时,文山市法院始终将“尊重未成年子女意愿”“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始终,妥善处理涉未成年抚养纠纷等民事案件500余件。坚持犯罪“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根据涉案未成年犯罪原因以及身心特点、行为危害性等,对未成年犯罪案件准确定罪,恰当量刑,有效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坚持刚柔并济、耐心与恒心并行,用心、有力执结涉未成年人权益执行案件,体现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与温情。用活用足司法建议,对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或管理缺失导致未成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积极发送司法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正确履职,依法担当作为,共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法助青年长,情护少年坚。未来,文山市法院将进一步自觉强化司法保护的使命,持续深化“521”保护未成年工作模式,从源头预防、分类帮治、依法惩处、综合治理入手,多渠道、多层级全面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惩治与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发展撑起一片“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