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澜沧江畔,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站在糯扎渡库区眺望远方,生态之美尽显无遗。2023年4月7日,普洱市思茅区、景谷县、澜沧县3家法院签署《澜沧江糯扎渡库区生物多样性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协议》,秉持“以法聚力、跨域统筹、整体推进、创新引领”的原则,对库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所涉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常见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形成联席会专题会议纪要,互动交流日益密切,库区区域司法协作成效持续彰显。
为进一步提高糯扎渡库区环境资源案件审判能力水平,全面协同推进库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近日,三家协作法院与北海海事法院景洪法庭齐聚澜沧江畔,共商区域协同发展,共促流域生态保护,以实际行动守护沧江青绿。
以水为要 深化联席研讨增共识
在联席会议上,各方以澜沧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为切入点展开研讨交流。认为必须树立系统观念,注重区域协同配合,在司法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执法协作、普法宣传、统一裁判尺度、发布典型案例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深入做实能动司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船舶污染等破坏水域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生态司法一体化水平。要发挥协作区域沿江派出法庭的前哨作用,充分融合流域绿色产业发展、特色人文遗迹等司法保护,以高质量环境资源审判支撑流域绿色发展。
研学互鉴 拓展实地调研筑根基
在糯扎渡库区,协作法院对思茅港法庭“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糯扎渡电站、珍稀植物园、野生动物拯救站、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馆进行走访调研,实地察看库区“百里长湖”水质状况,了解水域生物群落结构及增殖放流落实情况,开展“巡航护江”活动。通过研学互鉴,厘清协作区域生态底数、突出特点,找准工作着力点,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司法协作、科学修复水域生态夯实基础。
协同普法 推进流域共治开新局
为全面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进一步深化沿岸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用法意识,构筑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格局,协作法院在糯扎渡镇雅口村大歇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此次普法聚焦日常生活的节水、用水、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干警们向当地群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澜沧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做水资源的保护者,共同织密生态保护“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