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绘新“枫”景 精彩“桥”云南 > 亮点动态 > 正文
守护一方平安,禄劝法院“枫”景正好
发布时间:2024-03-06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4年,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坚持系统思维和强基导向,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以能动司法促推诉源治理、执源治理。

禄劝县人民法院撒营盘、转龙、团街三个派出法庭秉持各自特色文化名片,将公平公正、便民为民司法理念融入到工作点滴中,常态化开展走村入户、多元调解等,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撒营盘法庭:传承背着国徽去开庭,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一筐背篼一副背绳,他们把法庭背到田间地头。

一枚国徽一腔赤诚,他们把春风融进百姓心田。

“背着国徽去开庭”是一张靓丽的司法名片,在李光学、李志平等长期扎根艰苦地区的法官引领下,撒营盘法庭首先在全省开创了“背着国徽去开庭”的巡回审判模式,树立了禄劝法院的一面文化旗帜。

此后,一代代禄劝法院干警接续奋斗,逐渐形成了背着国徽去开庭、双语审判等名片。

撒营盘法庭在传承好背着国徽去开庭、双语审判等传统的同时,积极搭建“石榴籽调解室”,着力用法治力量维护民族团结。依托法官工作站定期到村委会讲授民族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并邀请村民观摩庭审。2023年撒营盘法庭荣获“民族同心特色法庭”。

团街法庭:火塘调解,在普法强基中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团街法庭辖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火塘夜话”是少数民族家中常见的唠家常、聚会议事的形式。

团街法庭结合办案实践,创新调解形式,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火塘调解”模式。

近两年,法庭年均巡回审理400余件,调解300余件,服判息诉率达97.57%。

团街法庭副庭长潘志强介绍道:通过“火塘调解”,不仅能有效化解涉诉矛盾纠纷,还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传导着敬老爱亲、团结互助的家教家风教育,有效达到审理一起、濡染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转龙法庭:无讼乡村建设,下好诉源治理的“先手棋”

在群众讼累上做减法,让诉讼从有到无。家住九龙镇民权村的杨老爹年过八旬,育有三个子女,女儿已远嫁,老人生活起居由小儿子照顾,老人和大儿子常因抚养事宜拌嘴。

为避免官司影响亲情,法官决定采用多挪无讼村‘断处观’调解的模式,邀请了本村德高望重的彝族长者调解,在用心用情劝说下,终于做通两边思想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是转龙法庭推动无诉乡村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一个缩影。

除了无诉乡村建设之外,转龙法庭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法庭+司法所+N”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扩展基层解纷力量。

转龙法庭先后在辖区4个村委会及轿子雪山旅游风景区挂牌成立“法官工作站”,通过“坐诊、出诊、会诊”三诊联动的方式,即法官工作(坐诊)-入户调解(出诊)-多部门联动(会诊)的方式有效解决涉诉纠纷,切实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细胞。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离不开每一个基层治理单元,不管是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还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禄劝法院干警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在群山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