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绘新“枫”景 精彩“桥”云南 > 枫桥经验 > 正文
五台峰下麦浪香 喜洲古镇新“枫”警
发布时间:2024-05-07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随着大理州喜洲古镇旅游业的迅速攀升以及游客激增的现状,大理市公安局喜洲派出所精心部署、主动作为,聚焦游客“吃住游玩乐”环节,因地制宜地在喜洲镇实施“深耕善治”行动,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五花斗妍”金字招牌引领作用,统筹运用“管、宣、服、巡”四字诀,先后推出“田园旅游警务”“旅游快警”等创新改革工作,全方位为“大喜之洲”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用高质量公安新质战斗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驻点”勤务 一个警务亭贴心服务解难题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喜洲派出所结合喜洲古镇实际、游客人流及日常警情规律等特点,在上接四方街150米,下连稻田打卡点100米的九坛神广场建立运行了“旅游快警”点,同时在执勤岗亭配备警灯、桌椅、喷涂公安标识等硬件设施,打造有公安特色的“旅游快警”执勤点。

  

“在旅游旺季,我们就以警务亭作为驻警点,推行‘打卡’工作模式,每天派驻3至4名警力前往有风麦田、四方街等辖区网红打卡点参与执勤。当日执勤民警、辅警早上7点准时到达点位,在巡逻的基础上,为游客群众提供警务服务,及时化解一些矛盾纠纷,为远道而来的四方游客添一份放心、增一点踏实。”民警段祖德介绍。

针对游客多、需求多的特点,喜洲派出所“旅游快警”执勤点民警、辅警在当好“活地图”,对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等辖区基本情况做到“一口清”的同时,力所能及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主动热情接受游客困难求助,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构筑起和谐、平安、喜乐的“警民情”。

执勤民辅警还通过现场交流、实地讲解等方式,向游客传递防骗、防盗、防水、防事故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同时,民辅警加强对麦田边购物店、餐饮娱乐等有关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和制止追揽游客、欺客宰客、尾随兜售等不文明、不合法行为,切实保障好广大游客切身利益。

“田园”警务 一抹藏蓝暖心服务沁心脾

有风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摇曳,小火车和游客群众在麦田间来回穿梭,清风袭来,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淡淡的麦香,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拥挤,按顺序上下车。”“乘坐小火车时,一定要保管好自身的贵重物品,千万不要将身体伸到外面。”在麦田小火车现场,派出所民警一边巡逻一边叮嘱着游客。

车多、人多、路窄……这是喜洲古镇节假日期间的真实状态,5月以来,喜洲派出所充分发挥‘快警点’优势,按照“反应快、出警快、到场快、调处快、服务快”的“五快”要求,产生了“一警多能”效应,实现了“人游警在、人散警守”的画面,大幅提升了喜洲麦田区的见警率、管事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把警力部署到游客需求最大的重要时段和部位,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真正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这是喜洲派出所在提升街面见警率和强化景点景区执勤值守工作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巡逻值守方面,喜洲派出所首推田园巡逻值守,辅以动中备勤、机动应急,逐步构建起以派出所为龙头、群防群治为基础、技术防范为支撑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实现派出所“基础有人抓、巡逻有人干、警情有人管”的齐抓共管格局。

服务管理方面,践行田园服务和田间调解,始终以“店小二”“服务员”的姿态开展接处警、巡逻防范、纠纷调解、救助服务等工作,组织警力沉入景区游客主要集散地,及时开展接处警、巡逻防范、纠纷调解、救助服务等工作,切实让游客感受到大理公安的“藏蓝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