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打造具有特色的“警心+安心+暖心+舒心”四心警务,谱写“乡愁枫桥”,破解景区治理难题,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2024年以来,古城派出所紧紧围绕大理市公安局党委“构建六大工作新格局,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打造“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一流公安派出所,深入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执好“绝对忠诚、党建引领、人民主体、路径创新”四支笔,在这片历久弥新的土地上绘就古城社会治理“新枫景”。
执好“绝对忠诚”笔,绘“安全至上”稳“枫景”
把社会面安全放在工作首位。把筑牢政治忠诚作为党建带队建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慧眼工程”和社情民意收集、巡逻防控多举措联动,持之以恒强化“派出所主防”理念,答好防范风险这一道“必答题”。2024年来,在辖区推广安装“慧眼工程”结构化摄像头106户,“千里眼”工程迭代升级,视频摄像头从“有”向“全”、从“全”向“精”稳步提升。
全体民辅警树牢“辖区平安就是看得见的民生”理念,优化警力配置,最大限度屯警街面,推动“社区联勤值守+警务亭值守+快警巡逻”,统筹协调街面古城其他行政执法力量,遇到突发情况时由街面快警组先期开展协调处置,保证每天古城核心区巡逻执勤警力不低于40人,凌晨不低于15人,确保重大案事件“零发生”。
把执法安全摆在高位。强化突出“典型案例警示、业务技能培训、装备器材维护、警务实战实训”四个举措,专门邀请市公安局刑侦、经侦、巡特警、法制等业务部门对派出所民辅警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民警执法安全意识,牢牢把握高水平安全这一重要保障,确保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把“网上安全”落在实处。针对时下“大理古城”自带流量的网络时代特点,派出所树牢服务意识,加强与网络自媒体的交流互动,只要群众对公安机关派出所有网上求助、投诉、建议,第一时间交由带班所领导联系了解,所长、教导员全程跟踪处置,竭尽全力搭好警民“网上网下连心桥”。
执好“党建引领”笔,绘“先锋模范”好“枫景”
继续探索迭代升级“党建+旅游警务”模式。立足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誉,精细化开展党建工作,支部班子成员积极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在原有两个党小组的基础下增设一个党小组,以“1个支部+3个党小组+N个宣传阵地”开展党建和旅游警务深度融合,与辖区五华社区党支部构筑“党建联盟”,做实做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不断提升民辅警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意识。2024年来,处理群众求助类警情2437件,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党建引领聚警心,持续深化队伍建设工作。在“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两个维度上持续发力,用好大理市公安局“针刺疗法”“违纪违法隐患排查制度”,树牢“严管就是厚爱”的工作理念,管好“八小时”之外,为民辅警系上思想“安全带”、加装行为“防护栏”,保持队伍“零违纪”。工作之外,暖警暖到心坎上,开展执行生病慰问、家属帮扶、强制公休等各项政策,工作中爱警爱在关键处,开展“带班领导”带队夜巡,每天带班领导在古城核心区夜巡时间不低于凌晨2时,对夜间古城警情由带班所领导先期处置,实行“疑难警情”所领导直接办,值班民警受理的疑难案件由所领导直接办,切实为值班民警减负,多维度提升队伍凝聚力,将民辅警的“幸福感”转化为工作“战斗力”。
严格执行规范化建设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牢把握勇于自我革命这个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以“全国一流公安派出所”为目标,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从严要求全体民辅警开展好工作,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全力做好接处警、侦查破案、打零收戒、案件办理等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指标任务。
执好“人民主体”笔,绘“群众至上”暖“枫景”
继续推进“阿鹏调解室”经验。针对辖区纠纷、求助警情多的实际情况,树立“以人民满意为尺,向人民满意而行”理念,推动社区和景区景点纠纷调解点的搭建,联合乡镇、司法、文旅、社区等相关部门,积极处置旅游纠纷,全力为游客做好服务,为游客提供正向“情绪价值”,2024年来,街面巡警现场处理纠纷警情736件,“阿鹏调解室”调解疑难矛盾纠纷51件,调解满意率达到100%。
压实社区民警入户走访制度。秉承“派出所围着社区转”的工作理念,为社区民警值班减负,让社区民警从“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有更多时间抓好“防电诈、防黄赌、防盗抢、防毒情、防火患”等社区安全防范工作,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来,检查辖区行业场所923家,开展电信诈骗预警劝阻61次,成功唤醒劝阻对象,未发生预后被骗的情况。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在古城派出所一楼接警大厅设置“所领导接待窗口”,凡是群众对民警处置不满的警情一律由带班所领导第一时间介入直接处理,12345办件一律由分管接处警的副所长核实回复,每周所长在窗口接待群众不低于一天,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面对群众诉求,做到“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拖延、难解决的设法解决不回避”。2024年来,所领导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31件,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再发力。依托“院坝(楼宇)协商会”,聚焦群众期盼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持续在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案件和突出治安问题打击整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方面发力,把打击治理工作抓得更加到位,多破“小案”,多办“小事”,多帮“小忙”,在守护辖区群众幸福和安宁上持续发力,全力维护古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24年来,组织开展“院坝(楼宇)协商会”62场次,仅1-3月,辖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0.68%,传统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64.21%。
执好“路径创新”笔,绘“吐故纳新”新“枫景”
做到“难题细解”。针对辖区客流量逐年增加的特点,派出所秉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进一步注重社会参与,依托“红袖标”社情民意感知系统,全力整合社会力量,让辖区群众和游客都参与到公安工作中,力争将人民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参与者变为践行者,全力夯实辖区基础工作。
开展“潮汐警务”模式。根据街面、景区不同时间段人流量动态调度街面执勤警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防控,全面压降辖区发案,2024年一季度,辖区扒窃案件由2023年同期23件降至5件,降幅达82.14%。针对人民路等繁华夜市地段开展“夜巡保平安、夜谈知民情、夜宣强阵地”的“三夜”工作,确保古城夜间社会治安不出问题。
开展“暖心关爱服务站”活动。在“阳光活动”基础上开展常态化工作,对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每季度走访一次。每学期为青少年上“心理辅导、法治宣讲、校园安全”三个专题课,组织学校开展反恐、消防等各类安全演练,辖区学校全面实现“四个100%”,全力保障校园安全。
在团结协作上再探索。与苍山派出所团结协作,开展警营文化、清廉家风等共建活动,做到警情调度和社区管理绝不推诿扯皮,工作运行和勤务模式充分互补,案件办理和日常工作深度协作,古城、苍山两个派出所领导沟通机制持续通畅,民辅警工作生活中亲如一家,做到“分所不分家”,确保古城内外一张网通管的良好局面。
如今,昔日千年古都成了“有风的地方”吸引着八方来客。“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枫桥经验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古城派出所将继续擦亮“旅游警务”金字招牌,秉持新时代“枫桥精神”,执好“四支笔”,绘就一幅美丽的新“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