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绘新“枫”景 精彩“桥”云南 > 枫桥经验 > 正文
“警格+网格”双驱动,系牢派出所“主防扣”
发布时间:2024-04-10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盈江边境管理大队昔马边境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派出所“主防”为抓手,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共建共治,推动基层综治、司法、村组等各方治理力量共融互通,多点连线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帮教帮扶、民意收集、隐患联排等工作,实现工作在网格内联动、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以网格的小平安支撑辖区的大稳定,系牢基层治理“平安结”。

源头管理,矛盾纠纷联合调解

今年2月18日,昔马镇胜利村的网格员了解到两户农户因山林问题多次发生口角纠纷。为维护邻里和睦,网格员立即通知责任区民警,与村社干通力合作,将双方约见一堂,悉心倾听各自意见及诉求,并通过耐心释法明理,逐步平复双方情绪,矛盾双方握手言和并签订调解协议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别小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久而久之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昔马边境派出所分管社区的副所长官露介绍道。

自“警格+网格”工作开展以来,昔马边境派出所有效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结合起来,将社区网格员、民警化身一线哨兵员、民意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以家门口议事厅为依托,建立社区民警与网格员联勤联动机制,实现网格员和民辅警捆绑入户、协同排查,真正发挥齐抓共管效能,将网格内收集到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全力防范“小矛盾惹大事端”,实现基层警务工作和网格化服务双提升。2023年至今,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3起,化解率达100%,真正把警网融合打造成感知风险、预警预防的主阵地。

双网联合,平安建设进万家

“假如有人给你免费鸡蛋,让你帮忙扫个码,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应对?”昔马边境派出所普法宣传民警和网格员提出各种反诈案例问题,让村民抢答,提高村民参与反诈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群众更有参与感。

昔马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网融合工作优势,时刻注重在“防”字上下功夫、出实招,在禁毒、反诈骗、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打破共享壁垒,联排联查联处,实现网格全覆盖,为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通过线上分享、线下走访等方式,开展精细化、多样化、常态化的“花式”反诈宣传活动,下社区、进校园、走企业、入场所,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进行讲解,张贴宣传海报,开展防范电诈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筑牢防范电信诈骗的“防御线”。截至目前,共开展宣传活动70余场次,入户宣传3500余户,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

警社联动,共融共建促平安

“黄警官,你们又来巡逻啦!自从你们派出所开展联合巡逻后,打架醉酒闹事的情况少了很多,谢谢你们啦!”在昔马镇街子开烧烤店的左大姐感慨地说道。

昔马边境派出所紧盯平安建设关键点和群防群治理念,综合辖区人口特点、社区布局、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治安要素,积极推行“警民融合、警民联防”,建立“1+2+N”工作模式,即“1名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员”、民兵、护林员等多元化综合力量,将网格员、民兵、护林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纳入辖区维稳和边境管控力量建设中,组建侨乡“蜂巢”警务队,在现有网格基础上,多点连线开展邻里守望、纠纷调解、帮教帮扶、巡边守边护边等工作,积极引导更多辖区群众切身参与警网融合“微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生态圈”,用实际行动共绘平安建设“同心圆”。

警格保平安、网格惠民生,“警网融合”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下一步,昔马边境派出所将持续推进警务和网格化管理大融合,创新网格化治理“风向标”,为“平安昔马”建设提供助推器,全力将“警格+网格”建成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安全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用网格的“小平安”构建起全民“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