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 正文
楚雄州双柏县:“五同心”跑出法治护企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1-25  责任编辑:汪雨春

今年以来,楚雄州双柏县聚焦营商环境制度保障、行政执法环境优化、法治服务高效供给、商事调解效能提升,探索实施统战部、工商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五部门联动机制,打好助企、护企、惠企、安企“组合拳”,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抓实日常帮扶“同心暖企”

制订《双柏县“法治助企·同心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措施,主动出击问需于企,积极解决服务企业各类问题。整合部门、行业资源,结合“大调研大走访”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把法律专家学者组织起来,成立涵盖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成员的双柏县“法治助企同心服务团”,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一对一开展“法治宣讲、法律咨询、法治体检”。

全县33名县级领导、51个县级部门、8个乡镇挂钩帮扶联系市场主体167户,调研、走访服务企业656户(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80余个。实施政策减税降费959万元,筹措资金3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项目奖补。联合金融部门开展“法治助企·同心护航”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宣讲活动4场次,为60余户企业送上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和金融信贷知识。

优化营商环境“同心监督”

以政法系统和商会组织统战成员为基础,联合组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队伍,定期梳理总结涉企案件,发布典型案例,促进企业依法、健康发展。试点推行建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选聘一批来自各行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等8名观察员。

  

落实《双柏县2024年县处级领导践行“两场革命”实施“10+3”行动方案》《双柏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聘请15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对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以“正负清单”形式,为规范“亲”“清”政商关系明晰边界,擦亮营商环境“亲”“清”底色。

化解多元纠纷“同心解忧”

深入推进涉企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共建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双柏县总商会党委活动室、“双柏县人民检察院驻县工商联服务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站”等平台阵地,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在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双柏县“法治助企·同心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站3个,辐射城区民营企业,为企业和企业职工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等法律服务。双柏县人民检察院开展送法培训2场次,双柏县人民法院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活动5次。

  

法治助企会商“同心纾困”

联合建立民企涉法问题会商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统战部、工商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五部门联席会议,会商协调处理企业涉法问题,为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构筑起法治“防火墙”。

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县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8场次,开展惠企政策宣讲252场次;动态收集县内50户企业用工岗位信息700条,发布就业岗位3061个;举办“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滇西专场招聘会”“2024年云南省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等各类招聘活动13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1场,联合邮储银行双柏支行、安宁稠州村镇银行双柏支行开展“金融赋能民企”专场推介会,现场为4户民营企业授信贷款额度623万元。

保障合法权益“同心成长”

强化营商环境司法保护,依法维护各类企业自主经营权、财产所有权和知识产权,结合双柏县法院“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和双柏县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畅通非公有制经济控告、申诉、受理案件“绿色通道”,健全完善双柏县法院、县检察院推行“一站式快速受理机制”等机制保障,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民营企业专门服务窗口,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