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是衡量一个单位精神状态、纪律作风工作质效的重要体现。1月3日,楚雄州委政法委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州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州委、州政府以及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州委政法委的肯定和鼓励。
近年来,楚雄州委政法委在州委的领导和州文明办的指导下,以提升政法机关新形象为己任,全面落实“提精神、提素质、提质量”创建目标,聚焦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个重点,把文明单位创建同平安楚雄、法治楚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机制、转作风、提质量,文明单位成色足、底色亮、基础实,为全州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度大比拼考核在26个效益增强主责单位中得分排名第一,83个州级单位中考评为“优秀等次”。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州市”,刑事发案数、信访总量“双下降”,连续8年未发恶性命案,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97.44%,平安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排名全省前列;反邪教工作被公安部通令嘉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等多项创新创优经验得到省委、州委领导批示肯定。
聚焦机制抓合力
完善创建机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动、高标准实施。
领导挂帅,落实“主官主责”,夯实文明创建之基,专委会3次研究创建工作,及时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到创建工作要求上来。
强化统筹,坚持"融合共创"。把创建与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与忠诚履行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推改革、促发展职责任务紧密结合,从整体谋划上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集中力量在理论武装上用功、在日常养成上细化、在载体创新上拓展,高标准建设机关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浓厚文明单位氛围。
细化措施,扣紧"责任链条”。对标对表测评体系,细化制定了《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2022—2024年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2023—2025年创建文明行业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及任务分工方案,将文明单位创建12项测评项目29条测评内容和9项负面清单,文明行业创建5项测评项目12条测评内容和4条加分项逐项落实到各部室,从严从实拉紧“责任链”,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把各项创建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聚焦思想筑根基
抓实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先后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开展培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务实举措,把学习培训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实际成效。
抓细精神培育。谋细干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促党员干部树立廉洁从政价值取向,培育新时代新风新貌,凝聚向上向善力量。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委机关领导班子带头引领风气正,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7次,班子成员交流发言39人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自觉遵守文明标准和要求,争做创建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
抓严警示教育。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党建+文明创建”机制,邀请楚雄州委主要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为班子讲授专题党课、廉政党课11场次,周一干部交流学习87次。委领导与分管部室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1次,带头讲授专题廉政党课18次,开展廉政提醒谈话12次40余人次、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专题约谈28场次,各部室主任谈心谈话170余人次。精心组织警示大会“讲”廉、专题讲座“明”廉、廉政党课“促”廉、以案促治“倡”廉、观教育片“醒”廉、廉政基地“教”廉、廉洁家风“助”廉、心得体会“述”廉“八廉”活动,做到了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提质塑形创一流
聚焦两场革命,激活创建细胞,坚持“稳”字当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风险隐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36条,完成6家政法部门的政治督察,2023年推动被督察三个单位整改问题105个,将党的领导落细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加强与挂点联系的社区每月一次的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以解决村民生活困难、弘扬文明新风、改善村规陋习、提升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开展23次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4次全覆盖定点帮扶走访活动,成立以全体干部职工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队,组织参与开展矛盾纠纷入户排查、普法宣传讲解、人居环境卫生清扫、道路安全劝导、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45次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运动会,在47家参赛队中取得拔河比赛第四名、工间操比赛第五名、男子篮球乙组第二名、6×50接力赛第五名,实现“以实践促创建,以创建促实践”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