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入推进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 > 砥砺·法治新篇章 > 正文
践行“枫桥经验” 打造“家门口”的调解阵地
发布时间:2023-11-24  责任编辑:符晓

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今年11月以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突出问题,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更好地运用到矛盾纠纷调处领域,通过坚持整合资源,以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为主线,构建“1+1+5+N”(一个市级调处中心、一个告庄西双景调处分中心、五个城区街道调处分中心、N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为推动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激活“一盘棋”

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效率融合”原则,建成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街道、司法所、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组织等调处资源力量,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打造“枫桥式”“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步建设五个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分中心和一个告庄西双景分中心,形成“市级中心指挥、街道分中心主导、行业部门全参与”的联动协调机制,通过一体化管理、实体化运行努力做到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

搭建一个“一键式”反映平台,打通“一通道”

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效率,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群众跑”到“数据跑”的转变,景洪市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为抓手,在全市五个街道开通“景洪调处小程序”服务,积极拓宽群众端矛盾纠纷收集面,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网格长感知、发现纠纷的能力,实现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及时将矛盾纠纷、问题线索精准反映至基层网格、分中心开展前期处置化解,智治赋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让服务更便捷群众更舒心。

同时加强六个分中心督查指导工作,组织分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景洪调处小程序”培训,为五个街道72个社区开通账号,并采取“周调度”机制一体推进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一支过硬的调解队伍,守好“一防线”

按照配齐配强的原则,选聘一批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民调解员,其中还有“五老人员”,均是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专家,同时吸纳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和州物业管理协会、州房地产业协会、州旅游行业协会、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等7家社会组织力量,来充实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力量,在街道的组织下专职人民调解员们不定期深入网格开展“拉家常、化纠纷”活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网格内、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同时,建立纠纷受理、分析研判、督查回访、业务培训等人民调解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案例剖析、案件评查等人民调解培训,使专职人民调解员全方位、多角度得到培训。自中心成立以来,已举办专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班1期。

构建一套多层次调处体系,织密“一张网”

依托平安版纳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平台载体作用,梳理划分网格1637个,网格员5690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横向建立各行业主管部门联调联动的工作格局、诉调对接和联席会议机制,推进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柔性化解。

6个分中心始终坚持德治、法治和自治“三治融合”,运用矛盾纠纷多层次调处机制,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注入真情,严格规范调处程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努力实现“两下降、两上升”的工作目标,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截至目前,景洪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共接听有效电话64件,现场来访人员193人次,正在办理矛盾纠纷43件,已办结归档37件,市法院转办矛盾纠纷139件,发放宣传资料10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