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入推进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 > 砥砺·法治新篇章 > 正文
“社区调解+云共享法庭” 蒙自市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枫桥经验”
发布时间:2023-07-04  责任编辑:资朗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红河州蒙自市各类矛盾纠纷成多发高发态势,多元解纷工作的推广创新刻不容缓。蒙自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1+X社区调解”模式和创设“石榴云共享法庭”,推动定分止争职能从传统开庭审判向纠纷产生的源头和前端延伸,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切实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

“1+X社区调解” 多元解纷

蒙自市人民法院构建以诉调对接中心为主体,以专业队伍、社区网络为两翼,基础稳固、运行流畅的非诉衔接载体。

创设“1+X”模式,搭建诉调对接平台。“1”是设立专门的诉调对接中心,负责法院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日常协调工作。“X”是以多元化解为引导,在原有设立的蒙自市文澜街道办事处调解委员会驻蒙自市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依托社区环境在文澜、观澜街道所辖的社区设立调解工作室,建立法院与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开展诉调对接。

2020年4月,在文澜街道办事处所辖的绿茵社区设立“法官调解工作室”;2022年8月,在观澜街道办事处所辖的7个社区设立“法官调解工作室”,采用“1名法官助理+1名人民调解员”的模式,定点调解纠纷。案件分流适用就近分案原则,对于各调解工作室优先向其分配所驻社区辖区范围内的案件。

同时将调解范围辐射到周边社区,定期在周边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于排查到的矛盾纠纷有调解基础的就地开展调解工作,对于难以现场调解的案件则登记在册,制定调解方案后组织当事人调解。通过“定点调解+巡回调解”的方式,整合解决纠纷的力量,高效化解纠纷。

2022年,立案窗口对当事人提交案件材料认真审查,将符合分流条件的3742件案件分流到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分流案件经文澜、观澜街道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的6名调解员调解,成功调解1684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45%。调解成功的案件,有895件经申请人申请进行司法审查确认,司法确认率为53%

“石榴云共享法庭” 源头化解

蒙自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聚焦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多元化纠纷解决”,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改革促发展,以联动聚合力,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蒙自市“石榴云共享法庭”建设实施方案》,将法庭建设到人民群众身边,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解纷服务,积极回应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石榴云共享法庭”依托社区、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织密多元解纷法治网,将优质司法资源与基层一线工作优势结合起来,通过1+1+N(一名负责人+一名法官+一名警官+多名人民调解员)的模式联合调处。以“不增编、不建房、快落实、广覆盖”为原则,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置,将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普法宣传等功能延伸到基层一线。

当事人可以就近选择设立“石榴云共享法庭”的部门申请网上立案,通过共享法庭设备参与线上调解和线上庭审,也可在线“云旁听”庭审现场情况。共享法庭实现了让当事人在熟悉的场所参与诉讼活动,打消了当事人的距离感和紧张感,进一步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不仅破除了地理障碍,还跨越“数字鸿沟”,帮助网络应用能力较弱的群体在家门口解决纠纷,打通诉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10月,已建设使用“石榴云共享法庭”15个,实现蒙自市5个街道、8个乡镇全覆盖。截至目前,通过“石榴云共享法庭”共调处纠纷425件,成功化解纠纷246件,在线庭审41件。

情景再现:系列纠纷源头解,诉源治理跑出“加速度”

西北勒乡“石榴云共享法庭”迎来一群焦急的群众,经过工作人员的了解,他们都是当地的果农,水果成熟后集中出售给一位外省来的商人。双方约定水果装车后支付货款,但果商将水果装车后未按约定支付货款,现果商马上要离开蒙自,果农们担心果商走后追索货款更加困难,故急忙前往设立于西北勒乡司法所的“石榴云共享法庭”咨询如何提起诉讼。

驻点调解员建议先进行调解,但果农们坚持要提起诉讼。调解员向大家释明“石榴云共享法庭”诉前调解可以申请法官参与,并且可以拿到生效法律文书后,果农们同意先行调解。驻点调解员通过线上解纷平台提出申请,邀请指导法官在线上全程参与调解,在调解员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成功化解在诉前,同时也起到以案释法的作用,提升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

下一步,蒙自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当事人共享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一站式解纷”建设成果,使司法为民的底色更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