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入推进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 > 砥砺·法治新篇章 > 正文
聚焦“五度”蓄势发力 推动普法工作往深里走、往细里走、往实里走
发布时间:2023-05-08  责任编辑:符晓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红河州紧盯“三下降一扭转”和未成年人“双下降”目标,聚焦“五度”蓄势发力,以政法主战、专群结合,多形式聚力打好专项普法“组合拳”,以“扫盲式”和“滴灌式”有序推进全州普法工作往深里走、细里走、实里走。

从“高”度上发力,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红河州以“起步就是冲刺,下沉就是开战”的姿态高位启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下沉工作。2月底,第一时间成立由49个部门为成员的红河州专项普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3县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包片负责。制定《红河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省州工作队下沉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六个轮次的工作重点,85名省州工作队员混编为13个下沉工作组,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动,整体作战,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狠抓落实,在责任上全面压实,开展现场督查“把方向”,蹄疾步稳,稳步推进,切实承担起“主力军”“先锋队”的作用。

从“精”度上发力,靶向施策精准普法

围绕命案高发多发,刑事案件,信访问题、矛盾纠纷突出四类重点区域和七类重点对象全面梳理,分析研判形成《省州工作队首轮下沉工作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循图推进,每月动态实时更新“三下降一扭转”“双未下降”作战图,通过画精“作战图”、明确“时间表”、细化“任务书”,做到规定动作全落实、自选动作有特色。围绕“补短板”这个关键,坚持政法主战、专群结合,因地制宜与基层法治力量有机融合,进乡镇入社区,走村寨串农户,分类施策进行“滴灌式”精准普法。

法院系统通过法庭巡回审判送法下乡和组织“零距离”观摩庭审+“面对面”以案释法的方式,共开展巡回审判活动200余次,组织旁听庭审活动98场次。检察机关重点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深化“检校共建,法护成长”活动,共计入校开展未成年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公安机关通过到案发地、进学校、开设夜校小讲堂等形式讲述了危险驾驶、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案例,用鲜活的案件警示民众引起重视。司法行政机关采用“服务+普法”“调解+普法”工作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咨询解答开展分类普法、双语普法、按需普法。国家安全机关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危害国家安全案例开展法治宣传。其余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开展普法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计开展法治宣讲2766场次、以案释法570场次,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属地新媒体平台原创和转载普法宣传相关稿件3000余条。其中,《墨香建水·法官释法》《哈尼法官说》《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法在身边》《跟着阿皮所长学法律》深受百姓好评。

从“深”度上发力,建强队伍优化力量

组建以法律教学经验丰富的工作队员为主导,基层“矛盾排查小能手”“调解高手”“金牌调解员”等多方参与的普法队伍,培养一批“看得懂法律、讲得出政策、用得通法规”的学法用法典型代表,组建一批以“村组干部+乡贤五老+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公安辅警+网格员+法治文艺队”为主的覆盖面广且“永不走”的普法宣传队伍,其中,开远用活“一村一辅警”,石屏“土教员”宣讲团、河口“普法轻骑兵”等一批优质“传话人”、排忧解难的“小能手”。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目前,全州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5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开展基层普法培训742场次,3.3万余人次。

从“融”度上发力,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着眼红河边境民族地区特点,将普法工作融入“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为抓手,把专项普法贯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命案防控攻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婚恋家庭邻里纠纷排查化解等问题整治全过程,实现普法与矛盾调处化解、疏导稳控一体化推进。下沉期间,省州工作队就地转为当地信访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与县市法治力量共同开展涉访涉诉风险隐患排查,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河模式”,全省率先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工作,发挥多元解纷的“前哨”和“堡垒”作用,打造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效阵地,涌现出“余林调解室”“‘和更哩’调解室”,泸西“加减乘除法”“三式一听一除一卫”+“院坝”“普法夜校”、石屏“一周一村一讲法”“法治夜校”等普法新模式。截至目前,化解矛盾纠纷2232起。

从“广”度上发力,“燃起”普法浓厚氛围

推行末梢治理,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户外电子屏、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等各类阵地,线上线下双驱动,开展全矩阵宣传,把普法工作落实到最小单位,让“一站式”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村村可见、社区都有,不断提升普法“穿透力”和“渗透力”。截至目前,中央、省级媒体刊发信息稿件43篇,州级媒体刊发信息报道580余篇(条),微博抖音发布短视频28条,信息点击量80余万。

紧贴红河实际,探索打造了“大党委法治社区”“乡村法律服务超市”、10万师生齐宣誓、校园 “小手拉大手”“开学第一课”“獬小法与民法典的一生”等一批具有红河边疆民族地区的普法亮点迭代纷呈。挖掘出哈尼女总支书何艳红、金牌调解员周官宏、驻村辅警朱国庆等一批普法先进典型,形成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个群体、打开一个局面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