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窗口
点滴小事
却能体现万千为民情怀
今年以来,文山州西畴县公安局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积极推出便民利企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配置、标准化、人性化、亲民型特色服务。
优化工作理念,打造特色改革品牌
一是树牢“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以优化户籍窗口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认真贯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服务理念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及时调整业务精良的民警、辅警在公安窗口开展业务工作,着力做精做优做实窗口服务,全力解答、解决群众难点堵点问题,把事关群众的事办好、办实。
二是建立“一把手”负责机制。县局党委高度重视窗口服务,专题研究部署、实地调研,“一把手”对工作进度实时督导,加强对户政、车管、出入境、信访等工作情况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度知。对存在的问题和“疑难杂症”适时组织协调,要求责任警种主要领导将事关群众利益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做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严防推诿扯皮。
三是推行规范接待机制。窗口民警对自己所属的工作职责内的事项,严格执行首接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对手续不全的群众出具一次性告知单,确保群众业务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完结。在服务上,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好话相送”,接待上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努力营造“家”的感觉,让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满意、放心。
优化办事流程,打造便捷政务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警民联系,破解警民沟通不畅难题。制作发放便携式《警民联系卡》30000余份,为辖区群众、企业留下联系电话,公布常规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方便群众报警、联系、咨询。
二是“走出去”服务,破解群众不满意问题。驻村民警、辅警定期深入村组,由传统“坐等服务”转变为“业务进村”,进一步了解情况,积极为农村群众办理证件、咨询解答、送证上门。加强与学校、企业的沟通,集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上门办理,加快办事效率。今年,共上门为辖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200余次、受理出生登记1561人、死亡注销1825人、变更事项2695次、户口迁移616人、漏报补录10人、办理身份证12776张、居住证2044人,实现信访投诉“零发生”。
三是个性化服务,破解群众办证难题。合理调配警力,开展赶集日办、周末办、延时办等服务。辖区10个派出所在乡镇赶集日,全天候在窗口办理户籍业务,致力于打造人性化、有温度的户政服务。积极推行“预约办、马上办、就近办、跟踪办”等个性化服务举措,大力开辟“绿色通道”,对经过预约的老弱病残优先办理业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病残人员,上门登记信息、受理业务。对高考、中考考生申请加急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全面落实“四个优先”(优先受理、优先签发、优先制证,优先发放),确保急需用证考生快速领取居民身份证,并配合教育考试部门为考前遗失、忘带居民身份证的考生提供身份核验服务,进一步拉近警民距离,赢取群众满意。
优化利企举措,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大力推行“警企政民一体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办事群众的“多元化”办事需求,绘就社会综合治理新画卷。
一是推出“一门通办”。统筹公安户籍、印章、出入境、车驾管、网络安全等具体业务,推进公安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进一步方便企业办理涉及事项。
二是用活用好为民服务平台。依托“接诉即办、12345、12389”三个平台打通警企服务“绿色通道”,通过平台及时收集、掌握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接受法律咨询、投诉举报及困难求助等民生诉求,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出办理建议等,广泛接受企业和群众评价监督。
三是推出“企业警长”制。县局党委班子成员全部联系挂钩企业,定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和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派驻企业警长204名,建立“企业警长制”,落实“一个企业、一名警长”联系机制,推动企业建立治安联防员288名,强力推进警企联防、联建、联治工作。
2023年以来,共走访服务企业204家(次),收集办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务职能审批服务等问题32个,辖区重点工程建设涉公安事项无障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