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创新普法方式,推行“六问”式普法,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全镇法治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城乡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问卷”式 以考促学
金碧镇为红色文化之乡,自接到关于在基层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普法任务后迅速行动,组织镇村组900余名干部召开动员会,以赶考精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采取“考前辅导、考试促学”的方式进行普法,进一步增强全镇干部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思想意识。
“问答”式 以缺补学
巧用干部在线、学习强国、法宣在线、云峰先锋网络平台学法,开展学法与答题相结合方式进行普法,建立6个法律咨询平台,开展600多次电话抽查询问,督促全镇300余名一般干部,2600余名党员,30余名领导干部对普遍实用的法律知识进行普遍学、重点学和询查学。通过开展“问答”普法,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查缺补漏,补齐法律短板,填补法律空白,扫除法律盲区。
“问需”式 以用求学
根据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组织全镇干部在27个村社区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普法活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进行“法律明白人”培养,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的要求开展精准普法。800余名干部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走村串户,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拉网式普法。
“问诊”式 以症施学
面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办事“求医问药”,遇事“慌不择医”,解决事情“信访不信法”学用两张皮的情况,金碧镇采取将“法律专家”请进来,现场“坐诊”,解决现实问题,以案施法,以案普法的方式教学,为27个村社区,61个企业,19所中小学聘请法律顾问,设立482个法治示范村,并采取现场调解、流动执法、巡回法庭、人民陪审员等形式,“对症施治”为群众提供问诊式现场普法。
“问效”式 以检验学
先期成立4个普法跟踪问效工作队,定期不定期,定时不定时,定点不定点地开展普法社会成效暗访组,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公路,开展普法对象访谈,了解和考验普法、学法、守法和用法成效。通过检验学法、守法和用法成效,判断和评价普法社会成效,最终决定是否能转入下一普法阶段。
“问责”式 以执追学
扎实开展“问责”式普法,对关键和少数不依法履职,违法不究的“乱占土地、污染环境、乱告乱访、有法不依”等行为,对违法不追究的干部,进行限时督办和追究相关责任,从而在普法中深入贯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