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深入查找短板弱项,创新开设“四课堂”构建反诈宣传新格局,有效提高辖区群众防骗识骗意识,营造反诈宣传浓厚氛围,筑牢防范电信诈骗防线。
开设“院坝课堂”。聚焦广大党员群众,整合镇级普法小分队、村(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振兴包保联系人等队伍力量,采取“三变模式”,将网格员变“宣讲员”、党员变“宣传员”、乡贤寨老变“演讲员”,开设“院坝课堂”“板凳课堂”,用群众喜欢听、易接受的大白话,多渠道、多方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学、拓展学、深入学。
开设“暖心课堂”。聚焦老年党员群众学习不便问题,积极开展“送法上门”“送教上门”活动,针对出行不便的残疾党员、年老体弱老党员,“送法上门”逐字逐句分析讲解防范电信诈骗内容,确保所有党员“不掉队”“不漏学”。
针对辖区部分老人视力退化、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读书看报等问题,组建“读法团”志愿服务队,为辖区老人提供读法律讲解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送法上门13次,“读法团”志愿服务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读法活动5次。
开设“双语课堂”。聚焦民族村寨特点,开设“双语课堂”,用通俗易懂、接地气宣传宣讲形式,引导群众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凝聚广大群众在法治东山建设中的强大合力。
将军寨社区、洛那村委会村(社区)“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苗语+汉语”双语讲法,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宣传防范电信诈骗15次,覆盖群众500余人。大栗村委会、舍木村委会整合村“两委”班子、彝族老党员、“幺公”理事会成员,组建“彝语+汉语”双语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火塘夜话”、院坝会、群众会、板凳会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学习防范电信诈骗相关知识,着力打通法治宣讲“最后一公里”。
开设“流动课堂”。聚焦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群体学习教育问题,充分用好用活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开设“流动课堂”,线上发送“学习资料包”、推送防范电信诈骗视频等,组织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群众开展线上学习,确保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外出期间学习不掉队。
建立健全“1+N”沟通联系机制,通过“一对多”的形式,由各村组干部分片联系包保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群众,点对点推送线上学习“资料包”,确保流动党员及外出务工群众离乡“不离家”、务工“不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