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紧密围绕检察职能,走好四个步骤,创新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治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好强化领导步骤,抓实普法计划清单化,用好项目工作法
景洪市人民检察院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以省、州、市级和上级院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方案为基础,经过前期走访、调研,结合景洪实际情况,精准制定《景洪市人民检察院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任务分工方案》,以项目清单化的形式,将《方案》分解到十二个业务条线,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把控、实时把控,确保每一项清单落到实处。
走好打牢基础步骤,推进“巡回检察+普法强基”齐发力
景洪市人民检察院不断打牢普法基础,对景洪市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常态化开展巡回检察工作,在巡回检察过程中联合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三工作队,以巡回检察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对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突出矛盾纠纷等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及时“对症下药”,在法律监督过程中实现法治意识大提升。
走好开拓创新步骤,构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格局
做强“以案释法”,庭审直播间吸引37万人围观。景洪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三工作队、景洪市法院将岩某甲等4人运送他人偷越国境案公开庭审搬入勐龙镇曼兵村,并当庭宣判,通过“直播庭审+法治学堂”的普法模式,将庭审直播链接发送给87家法治学堂联络员,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方式吸引37.5万人次走进直播间,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通过精心选题、策划、拍摄、制作,推出《控告申诉检察》《节假日出行普法篇》等短视频,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题材,由检察官亲自演绎,并结合本地特点,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做优双语普法,为抵边村寨“老乡”送达普法“订单”
针对当前边境地区跨境违法犯罪高发的情况,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应邀到勐龙镇曼伞村派送“普法订单”,专门选派了哈尼族、傣族等民族检察官组成的“普法小分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以及边境地区频发的偷越国境、走私、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精心策划直播内容,通过线上手机直播,线下面对面双语交流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普法活动。
做实重点普法,有计划推进重要节庆普法宣传
在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景洪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三工作队开展“以检察之名 为‘她’护航”为主题的直播普法活动。万名妇女同胞走进普法直播间,营造了浓厚学法氛围;在3月15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障食品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非法集资等法治宣传活动。
送法进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到景洪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向部门人员、电信运营商、代理商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活动并讲解检察机关守护公民信息公益司法保护的相关实践与探索,助力公民个人信息综合保护。
4月11日,最高检新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云南省检察院联合开展第78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以“边疆社会治理的景洪检察实践”为主题,带网友走进景洪市勐龙镇曼栋村委会曼费小组,在感受特色民俗文化,畅聊检察机关创新普法宣传、守护绿色边疆的动人故事,实地感受促进边疆社会治理的景洪检察实践。
做亮创新普法模式,普法新举措获好评
利用重要“节庆”的氛围,创新普法宣传模式,把面对面、零距离的“检察·糖水铺”“围炉对话”普法形式带进嘎洒街道傣历1385年新年节庆祝活动现场及勐旺乡首届橘子节、大渡岗乡世界茶海首届“开采节”暨亚洲象文旅创意园开园活动之茶山文化主题集市现场,联合当地文艺工作队将民法典、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护野生动植物、跨境违法犯罪等相关法律知识融入山歌中,为群众带去法律“干货”。
省级专项普法工作队第十工作组、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小吉象”未检办案团队与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三工作队人员共同走进嘎洒小学开展“普法强基 检爱同行”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弘扬法治精神,筑牢法治根基,以抓住“关键少数”为重点,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蓝剑到景洪市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为300多名学员们做了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景洪》的专题辅导授课,为学员们带去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课。
走好巩固成效步骤,拍摄高质量专题宣传片
进一步强化群众对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知晓度,景洪市人民检察院以“法治学堂”成立两周年为契机,制作《让法治充满魅力》的普法宣传片,宣传片以检察官跋山涉水,走村串寨,将法庭搬入村寨,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守正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形式多样的法治产品,让法治文化深度融入群众;能动履职,用心用情,不断释放司法温情,让法治精神在人民心中落地生根为内容,实地取景、各族群众倾情出演,一播出就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