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入推进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 > 聚焦·“枫桥经验”在云南 > 普法小课堂 > 正文
迷失的青春
发布时间:2023-07-10  责任编辑:符晓

 

有一种守护,是天平的守护

守护少年的你,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典型案例

被告人李某(化名)16岁,辍学后长期离家。某日下午,被告人李某通过朋友与张某(案发时未满18周岁)认识,并一起饮酒。当晚,被告人李某邀请张某回到住处,在房间内违背张某意愿,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

判决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化名)违背未成年女性意志,强行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强奸罪,依法应予惩处,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判决后,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李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监护人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案例警示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隐藏在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挽救迷途少年回归社会,不仅需要刑罚手段干预,更需要广大家长落实家庭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更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同时,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