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怒江州贡山县聚焦“三扭转一下降”的总目标,积极探索“普法+”新模式,拓宽普法渠道,让普法更接地气、更有成效。
普法+联动调解
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着力加快构建衔接顺畅、协调有序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实现大部分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避免纠纷升级,促进社会和谐。截至目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57件,化解539件,化解率达96.8%。
普法+双语法治课
针对青少年进行双语普法20余期,通过采取通俗易懂的“少数民族语和普通话”双语普法方式,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维权意识。
普法+法庭
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村村寨寨,将“坐堂问案”改为“送法上门”,开展巡回审判6期;邀请人大代表、学生、村干部等群体参与旁听公开开庭审理案件3件。为了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庭审全过程,近距离接受法治熏陶,树立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4期。通过巡回法庭、模拟法庭等方式,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到庭审过程中,直观地了解法律的运作方式,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法教育更加生动,让群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知识。
普法+院坝协商
依托院坝协商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合力,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专项普法宣传,让法治宣传在院坝协商中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贴民心,让群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法治宣传中来,增强法治宣传的效果。
此外,根据贡山实际,针对不同节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开展“火塘边普法”“田间头普法”“路灯下普法”“街天里普法”等普法模式,共开展200余场次。
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进一步将法律知识“接地气”地送到群众身边,将法律服务送到村民家中,实现全民学法“零距离”,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助力法治贡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