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红河石屏县:多措并举,打造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亮点
发布时间:2023-08-17  责任编辑:张晓洁

为进一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积极落实普法工作,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红河州石屏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宣传工作,打造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四大亮点”,渲染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法治夜校和双语普法“双管齐下”

法治夜校点亮乡村“法治之灯”。石屏县9个乡镇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村居法律顾问、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作用,利用周末晚间时间集中群众学法,通过讲故事、歌舞表演、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既丰富群众的生活,又增加群众的法律知识。

双语普法接地气、入人心。石屏县以彝族为主的民族人口占63%,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法治宣传教育,石屏县有效运用“汉语+彝语”,充分选派熟悉彝语的普法干部深入彝族村寨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把生硬的法律法规讲得通俗易懂,将法治与彝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通过接地气、“点菜式”普法充分发挥了普法与少数民族学法的桥梁作用,提升法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少数民族群众在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过程中受到法治熏陶,普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案释法”护航未成年成长

石屏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邀请石屏县第四中学、陶村中学、冒合中学的160余名学生旁听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庭审,以“零距离”的方式感受庭审,沉浸式学习法治知识。

庭审中,承办检察官、法官结合案情开展法庭教育,教育学生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不要充当犯罪分子的“工具人”,切莫因贪小便宜,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要自觉远离“两卡”犯罪,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

同时,在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不法侵害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以及公安机关求助。通过观摩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庭审,以最生动的法治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感受到法庭庄严,感受审判流程及法律的神圣威严,直观看到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认识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驻村工作队乡村普法工作“添砖加瓦”

抓住村组干部和青少年“两个关键”,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伍作用,两个结合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将普法宣传工作与驻村工作相结合。把普法宣传工作融入驻村工作,及时分析研判普法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日常走访、网格巡查、电话联系、入户上门等,精准摸排掌握普法宣讲对象。同时,多形式搭建普法平台,通过“送法入校”、举办普法讲座、制作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做到精准普法。

将普法宣传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分析村情民意,与挂联单位沟通协调,以丰富实用的教育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方式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进行宣传,提高宣传效率和普法实效。

将普法宣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驻村工作队员还走进学校,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学生身份为切入,以鲜活事例为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体学生讲述读书的意义和辍学的危害,深入浅出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类型、成因及法律后果,阐述控辍保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发奋上进,树立法治意识,自觉抵制周边与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增强警惕心和自控力,培养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以案释法、用情说理,教导学生既要规范言行举止,又要筑牢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法律服务队伍“送法进万家”保平安

律师以案释法有“趣”又有“味”。石屏县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法治服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走进千家万户,开展“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宣传宣讲活动。云南天方(石屏)律师事务董珂玥律师通过典型案例向在场妇女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讲解事例典型,讲解生动,语言风趣,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指导妇女同胞们一定要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

法律援助工作者讲解“创新”又“入心”。法律援助工作者对发生在本县的新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让群众听得入脑入心。法律援助工作者还讲解法律援助申请的条件,现场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倡导群众一定要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人民调解员走村入宅既“接地气”又“化怨气”。人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普法宣传教育双管齐下、“调解+普法”相结合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碰到矛盾纠纷就开展现场调解,把为群众化解矛盾、消除怨气,并把每一场调解都变成生动的普法实践,达到“调解一件、宣传一片”的效果,促进乡村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