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纵深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四抓四促”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抓“基本队伍”
齐抓共管促普法队伍壮大
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专家”作用,针对9类重点对象的不同法治需求,收集、整理、制作各类型法治课件10余部。
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组织参与普法宣传、提供法律资源、为村(居)事务建言献策等;发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作用,采取州级示范培训、县(市)集中轮训和常态化培训的方式,建强群众身边法治人才队伍;发挥司法行政专项普法工作队伍作用,组织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活动,下沉各县(市)开展专项普法工作。
抓“手段创新”
多措并举促工作质效提升
注重压实责任,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构建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机制,压实责任单位普法任务,构建全州大普法工作格局。
注重“以案释法”,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作用,围绕重点普法内容分类梳理典型案例22个推动以案释法工作,推送“普法强基在行动”简讯42期;注重“双语”普法,将专项普法宣传标语翻译成傣语、景颇语、载瓦语等,编排“双语”专项普法行动海报、录制“双语”普法小故事音频等,提升法治文化产品的群众接受度、喜爱度。
抓“重点群体”
一线工作促法治素养提升
聚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调动妇联、关工委等组织,发挥法治副校长队伍和“犀鸟家园”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以“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为契机,开展“普法强基——送法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系牢青少年法治第一粒扣子。
聚焦“两类人员”监督管理,积极推行“监管+普法”工作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入矫、解矫宣告、集中教育、个别谈话、实地查访等各环节,融入首次报到、见面谈话、入户走访全过程,教育引导“两类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抓“关键环节”
畅通渠道促群众诉求解决
坚持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坚持“服务+普法”工作模式,将专项普法行动中明确的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案件作为排查重点,畅通妇女、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面对面”普法,在提供法律援助中“点对点”普法,实现矛盾调解普法率、公共法律服务普法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