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青言青语”话普法,让青春风采扮靓基层一线
发布时间:2023-08-07  责任编辑:张晓洁

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着力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主战场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热爱家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楚雄州永仁县、南华县利用大学生暑假回乡契机,充分发挥暑期返乡大学生普法宣传“生力军”作用,组建“普法强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让青年人用自己的“青言青语”开展好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注入青春力量。

岗前培训强素质

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七彩云端等平台积极广泛地宣传,使更多大学生知晓普法强基补短板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参加团州委组织的岗前培训会议,围绕相关法律中的重点内容,将法条内容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具象的案例相结合,向大家进行讲解,为志愿者队伍普法提供更明确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系统培训,志愿者们全面增强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合理分配志愿者队伍,确保每个辖区全覆盖。采取部分志愿者1人服务2至3个相邻村(社区)的模式,对全县所有村(社区)做到服务全覆盖。目前,共招募到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50名。

多元举措促成效

广泛开展入户普法宣传。积极参与配合县级普法强基工作队、乡镇挂包工作组和村(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农户进行“零距离”普法。采用入户走访和设置法律咨询服务站的方式,针对村里的老年群体开展以“掌握防诈技巧,应对各种骗术”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向他们详细讲解新型诈骗手段、遇到诈骗时的应对方法,帮助他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教他们如何使用。

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永仁县志愿者在开展入户普法的同时,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通过“拉家常”的面对面交心谈心,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和矛盾点,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将风险及时化解在一线,调解在基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进校园。利用永仁县莲池中学小学和宜就中心小学暑期夏令营活动契机,志愿者们结合鲜活的案例,用幽默诙谐又紧贴校园生活的语言,为160余名山区留守儿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暑期防溺水等知识,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高校联动凝合力

有效整合昆明城市学院法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永行社工联合暑期夏令营活动以及大连海事大学暑期支教活动等资源力量,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人数达95人,通过力量整合,使普法范围更加广泛,普法内容更加丰富,志愿者们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发放法律读本和普法手册、设置法律咨询台等形式,向村民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及预防电信诈骗、禁毒等知识。

积极开展暑期普法小课堂、录制特色普法小视频、法律故事表演等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广大群众更深入地理解普法内容,进一步培养群众的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