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始终聚焦“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问题,着力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切实减少群众诉累,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勐海。
聚焦“向谁普”,实现精准发力
勐海县人民法院始终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力统筹各成员单位,结合“大排查、大走访”活动,以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点为依托,联动成员单位,通过“部门收集推送、入户走访排查”等方式,调研走访辖区重点村组、重点人群,对调研走访信息和法院信息平台数据进一步分析研判,全力做好分类梳理排查工作,将辖区内刑事犯罪率高、矛盾纠纷数量多、信访问题突出的村组列为普法重点区域,着重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外出务工等农村重点群体。
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将法治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中,派出法官进行授课,加大对党员干部普法宣传力度,立足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基础之上,进一步厘清思路,把准方向,着力解决好“向谁普”的问题。
聚焦“谁来普”,推动责任压实
勐海县人民法院不断压实责任,细化责任分工,持续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针对部分普法队员法律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勐海县人民法院及时将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纳入普法专家库,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派出专家库成员、法官等法律专业人士到各乡镇以及重点村(社区)开展普法工作人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效,勐海县人民法院积极运用“派单”工作机制,通过“群众点单、法院派单、法官接单”的方式,针对不同领域,将普法任务分派到不同庭室。与此同时,勐海县人民法院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实行普法责任干警挂包机制。
聚焦“普什么”,突出需求导向
勐海县人民法院聚焦群众需求,注重学用结合,将法律的实用性放在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中的突出位置。密切关注命案防范、邻里纠纷、婚恋纠纷、校园安全、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等领域,多次与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常见的法律问题归类整理,在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普法。通过巡回法庭进校园、校园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等方式,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在“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易发、高发的新型犯罪活动,勐海县人民法院联合有关单位在农贸市场、乡镇赶集地等人流量较大区域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聚焦“怎么普”,创新普法形式
勐海县人民法院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充分结合人文、地理等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普法宣传活动。
突出普法宣传“针对性”。今年以来,勐海县人民法院围绕跨境违法犯罪整治、古茶树保护、“清廉云南”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到边境村寨组织开展巡回法庭5次,邀请单位旁听庭审2场,受教育群众达6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取得良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做到普法宣传“经常性”。勐海县人民法院将普法宣传融入审判执行活动中、乡村振兴入户走访时,以“面对面”和“一对一”的“扫盲式”普法,广泛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普法宣传视频、宣传布标,在单位LED大屏滚动播放普法宣传视频、标语;利用节假日、赶集日等在小广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印有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等内容的宣传手提袋、宣传纸杯、宣传扇共计3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300余条。
注重普法宣传“时效性”。用双语普法的形式让法治宣讲“方言化、民俗化”,使民族群众“一听就懂、一看便知、一学就会”,切实增强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促进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推动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今年以来,勐海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部署要求,锚定“三下降一扭转”目标,聚焦“四个问题”,将专项普法与审判执行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化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减少行政、刑事案件发案数,全县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