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怒江兰坪:普法队伍“沉”下去 法治教育“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07-04  责任编辑:符晓

近期,怒江州兰坪县紧盯“三下降一扭转”和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双下降”目标,省州县乡四级专项普法工作队全面下沉,通力协作,多点发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着力当好“十大员”,构建“全民+全时+全域”的普法新格局。

当好专项普法“宣传员”

工作队按照“精准、务实、有效”要求,聚焦“九类重点群体”,实施分众化普法,围绕“十三类重点人群”,下沉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做到因人普法、因事普法,用好院坝学法、火塘讲法、双语普法、新媒体情景学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灵活方式,多层次、多领域、多元素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51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众22万人次。做到人在村、心在村,法律服务在村、矛盾调解在村,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紧盯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等方面,对重点人员、群体及领域,采取“矛盾纠纷三级化解机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分类梳理,有针对性制定化解措施,各级工作队利用“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优势,通过走访入户、谈心谈话、送法上门等形式,在排查化解过程中普法,在普法宣传中化解矛盾纠纷,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走访重点矛盾纠纷当事人81人,排查矛盾纠纷隐患1802起、化解1747起,化解率达97%,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

当好基层治理“辅导员”

指导各村(社区)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特点、找准问题短板弱项,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共建共享,推动专项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五治融合”;采取示范创建、典型引路的方式,有效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打出“打防控”并举的基层社会治理“组合拳”,全县共创建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州级普法示范点、18个县级普法示范点、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7个法治文化阵地、1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个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基地3宣教室。

当好基层队伍“培训员”

工作队结合基层法治工作需求,针对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遇到的土地承包、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等问题,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分专题、分重点组织基层人民调解员、村组干部、“法律明白人”、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开展22余场专题法治培训,指导“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知识帮助村民处理邻里矛盾、婚恋纠纷、电信诈骗、法律援助等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把群众身边普法队伍打造成一支群众信任、扎根基层、传播法治理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建设生力军。

当好问题排查“收集员”

在入户走访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积极组织物建信息员,不断延伸排查触角,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全方位掌握社情警情,切实增强矛盾纠纷隐患和涉稳苗头的发现能力。

根据摸排收集到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逐一建立台账,召开3场问题交办会及推进会,向16个县直部门及乡镇(街道)交办20个问题清单,逐月报送推进情况,直至销号。

当好风险领域“安全员”

深入开展“千名干警进百村联万户”活动,统筹各级普法力量对近3年来发生过命案、治安问题突出、信访案件多发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城乡接合部、出租房等范围内流动人口的安全管理,进行重点攻坚。同时,全面梳理排查特殊群体人员情况,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按照“不漏一人”要求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送法上门服务1000余人。

当好专项普法“督导员”

省州县专项普法工作队采取“调研+座谈”“督导+推进”的方式入村组、进机关、访站所,围绕专项普法实施方案制定、队伍培训、对象摸排、宣传氛围、工作台账等方面,了解村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青少年法治宣教、重点人群普法等前期工作开展情况,16支工作队共下沉三轮284次189人次,全力压紧压实各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各部门主管责任,健全完善上下衔接、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当好统筹力量“协调员”

合力攻坚推动综合治理,有效破除部门壁垒,针对重难点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性研判和针对性普法。深入践行“三化三法”,积极构建形成政法主战、专群结合、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大对特殊人员的管控和帮教力度,突出抓好命案防控、矛盾纠纷调处,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努力实现9个乡镇(街道)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普法专项行动与矛盾调处化解、疏导稳控一体推进。

当好政策方针“解答员”

全面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加强普法专项行动政策方针的学习,准确解答群众的疑问,确保专项普法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政策,将普法工作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重点宣传国家政策方针、法律知识、防诈骗常识等内容,同时开展家风家教、法律常识宣传,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善治,现场解答895个问题2000余人次,以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

当好命案防控“守门员”

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防能控的思维,明确命案防控是“三下降一巩固”的核心和关键,立足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整合资源、聚集力量,推动形成止纷于源、息纷于调、化纷于理的基层命案防控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委(党工委)、政法委“领头羊”作用、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和有关职能部门“助攻手”作用,采取“党委领导、部门主抓、行业协调、社会参与、整体推进”命案防控的工作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查找可能引发命案的风险隐患点,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不断增强命案防控工作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