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普法多举措,让基层普法“热”起来!
发布时间:2023-06-14  责任编辑:符晓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普洱市江城县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深入分析短板弱项,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以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前提,精心组织普法宣讲,统筹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五个聚焦” 走出普法强基稳路子

聚焦统筹部署。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及时成立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普法专班,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研究制定普法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全力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聚焦重点对象。聚焦辖区内各乡(镇)、村(社区)重点人群,与县专项普法办研判确定专项普法重点对象,做到底数清楚、对象精准、台账明晰,从源头确保普法工作的针对性。

聚焦目标任务。围绕全民守法目标,围绕确定的系列普法专项活动,排出任务清单、定出时间表,提升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聚焦时间节点。结合节假日及传统民俗节日活动,组建宣讲团开展法治讲座、播放法治影片、发放宣传册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重点内容。深入重点乡(镇)、村(社区),深入重点人群,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政策咨询解答及以案说法等活动,提升普法工作的质效性。

“普法+”模式 拓宽普法强基新渠道

普法+联动调解。用现场释法的方式,联合有关工作人员实地调研、测量,成功调解了一起土地侵权纠纷案件,用实践证明了多部门联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普法+“双语”法治课。江城法院民族法官以“普通话+哈尼语”双语模式为哈尼族同胞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法官用亲切的家乡话,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点燃全场村民的学法热情。

普法+巡回审判。带着国徽深入事发地开展巡回审判,向在场群众展示了严明的法庭纪律、规范的庭审流程、通俗的释法明理,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三个解决” 创新普法强基宣传形式

解决“向谁普”的问题。认真研判,确定重点普法区域、对象、普法内容和活动形式。

解决“普什么”的问题。拟定普法材料,大力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和判后答疑工作,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

解决“怎么普”的问题。创新普法方法,聚焦基层普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不同受众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法,多措并举,充分调动群众学法积极性。

“五进五促” 强力推进普法强基全覆盖

普法进学校,用心灌溉促成长。深入2所学校开展“普法进校园,青春伴法行”普法宣传活动,就青春期少年关心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呼吁当代青少年要争当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500余名师生及家长送上法治“大礼”。

普法进机关,依法行政提素养。深入机关为广大干部职工宣讲民法典及法治意识相关内容,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干部职工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

普法进企业,优化环境促营商。组织走访企业及商会9家,为企业审查法律合同40余份,有针对性地向金融机构、企业提出规范合同签订、约定送达地址等司法建议4条,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降低市场主体的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普法进单位,群策群力促发展。以2023年江城县政法队伍政治轮训培训班为契机,为全县政法干警开展法治专题培训。

普法进乡村,知法用法促振兴。深入辖区各村组,通过座谈问答、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资料、讲述身边案例等方式,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防范及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