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法治之“花”在边关处处绽放
发布时间:2023-06-12  责任编辑:资朗

文山州进一步夯实普法强基固边防根基,让法治之“花”在边关处处绽放。

建立工作机制 播下“法治种子”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山州司法局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司法厅司法行政工作交流合作机制》,构筑双边普法新格局。

在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创新推出边境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律师事务所建立“三所联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以“千名干警抓万村”工作为抓手,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开展送法上门、普法入户服务。

丰富普法形式 培育“法治花苗”

开展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喊话”普法宣传活动,实现普法宣传无盲区、全覆盖。依托“二维码”建立普法案例库,开展扫描二维码学习法律、转发朋友圈集赞兑换礼品、扫描二维码提法治需求等活动,调动起群众学法的兴趣。推出“火塘夜校”普法,开展围炉烤茶话家常、围炉烤茶学法律、围炉烤茶调解矛盾纠纷等活动,让普法宣传既惠民又暖心。开展“国门审判”,让抵边群众现场参与庭审,既学习到法律知识,又起到震慑作用。

积极建设边境普法宣传长廊,构筑边境法治宣传长期阵地。把相关法律法规以越文、中文两种形式长期展出,方便双方边民学法。在沿边公路建设“普法标语文化路”,形成全天候、全方位、覆盖广的普法宣传阵地。把法治元素与红色元素有效融合,打造边疆党建文化长廊阵地。把法治元素融入广场公园,打造阳光法治主题公园,让群众在逛公园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把文艺普法舞台搭建到法治阵地中,以通俗易懂的演绎方式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

充实基层力量 组建“法治园丁”

以“普法工作队+汉语+民族语言”的宣传方式,整合当地力量组建44支“双语”普法队伍,发挥人熟、地熟、语言熟等优势,让普法宣传听得懂。借助女性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农村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关心关爱的独有优势,充分发挥“强边固防女子护卫队”作用,将16支“护卫队”整合为“巾帼普法先锋队”,让普法宣传暖人心。整合540名“三官一师”挂钩到1570个村小组担任“法治村长”,向挂钩村寨做好日常法律咨询服务,帮助群众依法维权。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普法强基固边防,文山州边境地区实现了命案“零”发案的工作目标,边民“酒风隐患”大幅度下降,酒后驾驶、酒后滋事断崖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