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安宁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让法治精神浸润群众心田
发布时间:2023-06-01  责任编辑:资朗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昆明安宁市人民法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街道、社区的基层属性,结合各辖区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让法治精神浸润群众心田。

巡回审判

为法治生活加“典”保障

八街法庭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和阳光司法活动,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促进一方,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件的普法宣传和教育作用。

联合辖区司法所结合审判案例编写“法治三字经”“法治顺口溜”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宣讲民法典,让群众在诵读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

“双语”普法

共筑民族和谐连心桥

针对辖区民族村较多的特点,八街法庭在磨南德村委会、二街村委会草田坝村民小组等彝族、苗族村与司法所联合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活动,把法律送进民族村寨、送入农户家中,在辖区各民族群众中建起“连心桥”,打通法律法规与各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部门联动

为重点群体保驾护航

昆钢法庭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进校园”“法治公开课”等活动,主动与辖区社区、学校、妇联沟通联系,采用“法庭+社区+学校”和“法庭+妇联”等联动普法工作机制,邀请在校师生走进法庭体验法治力量,法庭干警走出法庭走村入户,在校园、社区等重点领域针对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主动拓展法治宣传渠道,积极参与辖区在特色节日组织的活动,借助活动中群众高聚集的特性,创新宣传方法,让法治宣传更接近群众,更接地气,为群众当好法律的宣传员、讲解员。

融入基层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安宁市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通过“请进来”方式,与辖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学习交流,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依法治市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积极推动基层“法律明白人”培养,落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推动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结合普法责任制落实,协调人民法庭辖区相关部门通过举办“法治夜校”“法律大讲堂”等,重点针对乡村振兴、婚姻家庭等领域开展日常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下一步,安宁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开展多样性法治宣传,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确保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