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大关县紧紧围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基层法治建设新途径,结合地方特点,创新宣传方式,紧盯普法宣传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逐步提高。
搭平台 建强普法队伍
组建三支队伍。以政法部门为主力军,在各行政执法部门抽调有理论、熟业务、讲得好的精兵强将42名,组建县级普法工作队;同时,全县285名政法、信访干部对88个村(社区)开展挂村定点普法全覆盖。
以省、市督导组到点督导为契机,采取以讲代训的形式,将督导、培训融为一体,整体推进;由处级领导包片,组建5个督导组,负责对包片乡镇和部门专项普法工作开展督促、指导。将村级干部、乡村振兴挂包干部、驻村工作队、“法律明白人”、驻村辅警等人员全面纳入普法宣传队伍中,在各村(社区)组建不少于10人的村级普法队,为群众培养一支“不会走”的普法工作队。
强化学习培训,突出法律法规学习。结合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通过讲好法治小故事、开展文艺演出等形式着重宣讲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养老诈骗、婚恋纠纷处理、拒绝酒驾醉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抓重点 靶向精准普法
近期,村里的李某为了修房子,与刘某通过口头协议互换一块土地。几年后,李某的哥哥反悔,不认可与刘某的互换土地行为,并且指出用于互换的土地系其父亲生前指定给其建房使用的,而且还提供了其父亲签字的证明。
“一个唾沫一个钉,当年说好的事情怎么能反悔呢。何况地都换给小李修房子了,也不可能找他还回来。”
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期间还多次发生争执,引发口角,甚至还报了警。
今年,大关县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的普法专项工作,为的就是让法律的触角进入家家户户。
“所长,你好!会上说让我们办事依法、化解矛盾用法,说遇到矛盾纠纷可以找司法解决,就想请你们帮帮忙”。刘某听了镇上举办的法治宣讲会后,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镇司法所。
镇司法所立即和下辖的村第一书记联系,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通知李某,李某哥哥和刘某,一起坐下来进行调解。司法所了解双方需求,耐心沟通,三人达成了共识,一段邻里纠纷就此消失。
大关县从多维度,多角度开展普法宣传。针对特殊人群,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制定帮扶方案,从思想情感上教育引导、从生产生活上关心帮助,做精做细服务管理工作,坚决防止特殊群体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重实效 创新普法形式
“在农村夫妻打架是很常见的,只是家务事而已。”
近日,大关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周某和王某系自由恋爱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婚后育有子女3人,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才年满3周岁。和大多数农民工家庭一样,周某在家带孩子,王某长期在外打工,一年中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夫妻俩长期分隔两地,因为感情问题王某曾对周某大打出手。
2023年2月,周某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办案法官联系,双方感情基础尚好,只是双方不识字,文化水平较低,因为家庭琐事偶尔吵闹,但王某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一言不合就打一顿,且双方并未意识到此行为已经违法。结合本案,承办法官立马向当事人普法,指出王某的违法行为,并对双方进行了教育引导。周某看在3个子女尚且年幼,愿意再给王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王某也当场表示,将积极履行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义务。
经法院调解,周某和王某愿意和好夫妻关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法院向双方当事人宣读并发放了全县首份《反家庭暴力告知书》,为周某的人身安全又加上一道保险,对家庭暴力勇敢说“不”。
大关县将专项普法贯穿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命案防控攻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等工作中;采取“以案释法、地摊普法、双语普法、文演送法、座谈讲法”等多种普法方式,让普法对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