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丽江华坪:“普法春风”吹暖傈僳之乡
发布时间:2023-04-12  责任编辑:符晓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丽江市华坪县司法局通达乡司法所建立健全基层普法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集合普法+精准普法+移动普法”模式,让和煦的“普法春风”吹暖傈僳之乡。

“送法”进乡村舞台

“平时要遵守交通规则,骑摩托车要佩戴头盔,外出乘车要系好安全带,平时在家要注意防范各类诈骗电话,提到家人涉及转账的要跟家人核实清楚。”普法工作队员一边发放宣传手册一边细心地提醒着乡亲们。

通达乡以白姑河村集体经济示范区傈僳族风情园开业活动、“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等活动开展为契机,及时统筹部署普法宣传工作,组织乡村两级普法工作队员以面对面、零距离讲解方式,向群众重点宣传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道路交通安全、野生动植物保护、邻里纠纷、民间借贷、土地承包经营、命案防控等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以案说法。

通过讲解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切实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借助各类演出活动平台集合普法,进一步筑牢法治根基,凝聚法治合力。

“送法”到院坝火塘边

“为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家里有车的一定要按时检车,严禁酒驾、醉驾,有矛盾有纠纷要寻求法律帮助,遇事要学会冷静处理.......”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普法工作队员走村进户,主动“送法上门”在群众家里开起“双语院坝会”,“普法火塘会”通过“精准式”普法宣传活动,实现“重点普法对象、重点普法区域”全覆盖,实现法治宣讲服务群众“零距离”。

通达乡党委政府紧扣省、市、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聚焦“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集合普法+精准普法+移动普法”新模式,拓宽“移动”法治理论宣讲矩阵,实现群众在哪里、“移动普法”就跟进到哪里。

通过面对面、点对点“送法上门”,把讲堂“搬”到农院里、田地边,用群众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讲出法律法规“法味”“乡土味”,让普法宣讲“走新”“走心”以“接地气”的宣讲让专业法治理论润泽民心、荡涤心灵。

“送法”到林间地头

如何让法律法规在宣讲活动中真正讲到群众心里去?关键看群众是否听得懂、记得住、有用处。为此,通达乡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建强“党组织+普法工作队+法律明白人+驻村辅警+支客司”的普法先锋矩阵,充分调动“普法工作队员、法律明白人、支客司”积极性,建立起一支真正扎根乡村的长效普法队伍。用好普法队伍力量,按照“1+1”“1+N”方式结对子,开展“敲门式”精准上门服务,变“等人普法”为“送法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