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绿春县对标普法强基各项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多形式普法,多维度发力,创新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见实效。
筑牢“三个基础”,宣传氛围冒热气
建强普法队伍。组建9支75人的县级专项普法工作队,培养“法律明白人”372人,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法治副校长聘请率100%。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培训“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带不走的普法宣传队”46场次1000余人次。
明确普法重点。绿春县结合实际,明确了四类普法重点区域和八类重点普法对象,统筹常态化普法与县、乡镇集中普法,分类施策,开展“点对点”精细普法。县普法工作队完成第一轮下沉乡镇普法工作,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累计开展法治宣讲249场次,宣讲对象7.8万余人次;全县192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普法宣讲活动。
推进阵地建设。全县建设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县级法治文化广场,10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13个边境联防所法治文化阵地,用好用活村(社区)宣传橱窗,“让阵地墙壁说话,让法治走廊教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落实“三个延伸”,宣传工作接地气
线上线下融合,延伸普法半径。县融媒体中心及政法系统宣传平台等载体开设“普法强基在行动”专题(专栏);县人民法院推出《绿法双语微讲堂》普法栏目,用“哈尼语+小剧场”的方式讲法律;同时,树立“庭审就是最鲜活生动的普法学法方式”理念,通过“阳光司法”公开庭审活动,被告人“现身说法”,将庭审现场变成一场“面对面”“零距离”的法治教育课;县司法局打造《跟着阿皮所长学法律》线上普法栏目,采用哈尼族语言解说法律常识,用群众听得懂,听着亲切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打通普法与民族群众最后一公里。
县内县外结合,延伸普法战线。绿春县充分利用县级领导和人社部门率队赴上海、浙江、广东三省市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调研的契机,“走企访员”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重点对绿春籍在外务工人员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涉赌涉毒,以及劳动保护和工伤认定等法律知识宣传。
普法民俗嵌合,延伸普法根基。以三月份“都玛回家”等哈尼族的传统习俗为契机,组织普法工作人员身着哈民服装,融入妇女,用“汉语+哈尼语”方式,用妇女同胞听得懂的语言在活动现场结合鲜活的案例对家庭婚姻等相关条文进行解读。
突出“三个聚焦”,宣传成效有新气
聚焦社会风险防范抓普法。按照“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调度”每周梳理突出矛盾并形成问题清单,召开维稳工作调度会3次;通过分析研判,找准普法重点区域,提升普法的质量和效益。
聚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普法。将普法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步开展、一并推进,2023年以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32件,调处成功214件,调处成功率为92.2%。
聚焦社会面管控抓普法。出台了集中开展重点场所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宣传与整治结合起来,加强街面见警频率,对烧烤摊、KTV等娱乐场所,以及校园、超市等重点部位加大清查和巡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