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开展,3月初以来,大理州南涧县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一股普法的春风,吹拂在彝乡大地,如同春风化雨,不断滋润彝乡群众心田。
街天集市打开学法“窗口”
在南涧县无量山镇街天集市,熙熙攘攘的赶集群众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朝南涧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七普法工作队摆设的普法宣传“摊点”聚集。
无量山镇辖13个行政村,是南涧县人口数量靠前居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乡镇之一,外出务工及从事经营活动的人数不少,各种违法行为、矛盾纠纷易发。
“我们要维护女性自身的合法权利,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普法工作队员向前来倾听普法宣传的妇女说。
在小湾东镇街天集市宣传点,南涧县普法强基补短板第五工作队的队员们化身“法考考官”,用提前准备好的法律常识考题和生活用品“礼包”,采取现场有奖参与问答的“法考”形式,向前来围观的群众现场抛出一个个法律常识问题,问题涉及预防养老诈骗、民法典、反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考官”用语通俗直白“接地气”,“考题”接近群众生活“有露珠”,“考场”轻松热闹冒“热气”,深得群众好评。
“如今的社会,不知法不懂法,实在寸步难行。”边听普法队员的现场释法,边举手竞答的小湾东镇群众发出这样的感慨,并唤起他们主动学法的行动自觉。
走村入户让法到“田间”进“家门”
春分时节,宝华镇兔街村委会金黄的麦田里,农民群众正在收割麦子。南涧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八普法工作队员,走进村子麦田里,和农民群众近距离蹲坐在田埂上,聊起家常,在家常事务的交流中将“普法”知识送到群众心中。
“农村赌博、喝酒的风气盛行,要管好家中人,不参与聚众赌博和喝酒,酒后不骑摩托、开车,不寻衅滋事。”普法工作队员通过聊天得知割麦农民农闲时候活动单一的现状,提醒他们赌博违法败家、酒驾醉驾会付出惨重代价。
正当普法队员深入田间地头的同时,第八普法工作队的另一队员敲开了宝华镇云华村委会庄家村庄华家的大门。
“平时在家要注意防范各类诈骗电话,提到家人涉及转账的要跟家人核实清楚……”普法工作队在前期摸底中得知,庄华的儿子儿媳长期外出打工,孙女在校读书,庄华老俩属于典型的留守老人,针对该情况,普法队员将防止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打击电信诈骗的法律常识送到老人家中。
“没少听说上电信诈骗上当的例子,工作队员的讲解,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防范的警钟。”庄华和普法队员坐在院子里促膝而谈,深受教育启发。
“组合式”普法打开社区群众学法“心门”
近日,南涧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第一普法工作队,组织社区网格员、到该社区开展双服务双报到双报告活动的党员,以及部分志愿者,组合成174名的“大型”党员志愿普法队,在社区统一进行“法律明白人”培训后,分组分赴社区各村组开展普法宣传。
安定社区位于县城周边,是城村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村中有建材经营实体店、土特产作坊、物流企业、百货批发店铺等经营业态,一定程度融入村民生产生活。
“隔壁邻舍,你家我家,难免发生矛盾纠纷,化解的合法渠道很多,切记不能蛮干。”“村子挨着县城,平时要多关注家中子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盗抢、吸毒等违法行为发生。”党员志愿普法小分队身着红色志愿马甲,在社区农户、商家、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面对面普法,“苦口婆心”式的宣传直叩群众的心。
南涧县在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聚焦“谁来普”的问题,精准抽调63名来自全县公、检、法、司等相关政法部门工作人员,组成8个普法工作队,分别包保负责各乡镇普法宣传工作,实现乡镇普法队工作队“全覆盖”。
聚焦“向谁普”的问题,精准摸排掌握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梳理出各乡镇辖区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青壮年、农村“三留守”人员、重点信访人员、矛盾纠纷突出集中的人群和区域,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将“法”送到村社区,送到家、送到人,消除违法行为产生的风险隐患,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群众,营造人人知法、懂法、学法的良好氛围。
聚焦“怎么普”的问题,普法工作队因地制宜,会同基层村干部、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驻村辅警等力量,聚焦矛盾问题,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通过入户宣传、集市宣传、社区宣传的动态普法宣讲模式;通过室内宣讲、培训、院坝交流互动等静态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讲。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种形式的下沉普法宣讲82场次,受众人数达3.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