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转账,远离‘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连日来,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边境派出所民警在亚坪村会议室开展的“法治夜校”课堂上,向群众宣讲法律有关知识。
一提起法律,许多群众都觉得很深奥,很难懂。针对这一情况,该所结合辖区实际,在各村开设“法治夜校”课堂,民警通过设置现场法律咨询,与群众开展互动,用易懂“汉语+傈僳语”的方式解说群众提出的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
“麦帕(傈僳族语:警察)如果有人出钱要借用我的手机卡或者银行卡,可以借给他吗?”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保护自己?喝酒后骑电动车上路算酒驾吗?……
民警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天色逐渐变暗,但活动现场气氛依旧热烈,大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讨论得不亦乐乎。
“白天我们要种草果干农活没时间,民警就晚上过来为我们讲法律常识,帮助我们解答了很多困惑,这种现场互动解说的普法形式很‘接地气’,提起这个‘法治夜校’。”亚坪村群众纷纷点赞。
除了开展集中宣讲外,民警还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走访入户,到群众家中开展法治宣讲,并以近年来边境辖区多发的纠纷类型案件为原型,着重讲解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把案例编成故事,将专业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接地气的“乡土话”、直观的图片视频、生动的以案释法,将法律条文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法更生动形象、更受欢迎、更实用管用。
宣传的同时,该所还向群众耐心讲解关于走私、跨境赌博、电信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并积极参与到打击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中来。
“我们开设‘法治夜校’的目的是注重群众需求,群众想听什么,就讲什么,为了扩大法律宣传效果,还通过‘线上+’模式进行普法宣传,真正打通法治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鹿马登所所长霍会东说。
下一步,该所将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夜校”活动,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方式,用身边“小事情”诠释法治“大道理”,引导广大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助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让法律明灯点亮群众“夜生活”。(范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