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深化法治大关、平安大关建设,自全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昭通市大关县公安局创新新模式、力求新突破,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着力点,以“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为切入点,以“派出所主防”新时期警务模式改革为突破点,聚焦普法强基工作任务,紧盯普法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深入研究,科学分析,结合大关实际快部署、快落实、快行动,全面用好用活公安普法队伍力量,“三管齐下”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好头起好步。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有力
全县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普法力度,围绕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的目标,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全面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根据《云南省公安机关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昭通市公安机关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全县公安机关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组,在法制大队设专项行动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部署开展、统筹落实全力推动普法强基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重点,强化普法有序
全体公安民警深入命案高发多发、外出务工人员多、矛盾纠纷突出的乡村地区及各乡镇中小学校等重点普法区域。聚焦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乡村“三留守”人员、各类型社会重点人员、乡镇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以及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双方当事人的重点普法对象,充分发挥各派出所社区民警、“政法挂千村”挂村民警、“派出所主防”下沉兼职社区民警、法治副校长、“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队伍作用,开展多样性法治宣传活动。
以“入户+集中”的形式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同时结合中小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通过上法治课、讲身边案例或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
创新方法,提高普法质效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关县公安局力求新突破,主动创新,主动尝试,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为着力点,“昭通政法挂千村”为切入点,“派出所主防”为突破点三管齐下,快部署、快落实、快行动,整合融合各项工作,做到普法民警即是社区民警,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防范,因地制宜,采取简洁明了、浅显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关县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共25人均以社区民警角色,警力下沉村社区,围绕社区警务,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同时普法民警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有效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普法民警又是挂村民警,全局139名民警,均挂联各村社,以挂村民警身份真正走进群众家开展送法上门、普法入户活动,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同时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利用春季开学窗口期,通过开展“普法进校园”法治宣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禁毒、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共开展集中法治宣讲79场次,受教育群众6650人次,公安民警进村入户宣传13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300余份,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课112堂,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全县共张贴宣传标语、海报120条,大关警方开设“普法强基”专题开展线上宣传17期。
下一步,大关县公安局将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全力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关、法治大关进一步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