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燃烧的木柴,噼啪爆裂的火星子,围火而歌,借火而舞,一场沉浸式法治宣传在丽江市宁蒗县大兴镇黄板坪村拉开序幕,瞬间点燃春日激情,普法氛围直接拉满,给传统民族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法律色彩。
火塘边上“拉家常”,温馨和谐的彝寨夜晚
晚饭过后,点上一把篝火,三弦一响,村民们不约而同穿上盛装齐聚在一起,手心相牵、步伐整齐,伴随着欢乐的民族旋律,普法工作队员们身着普法蓝马褂,零距离与民共舞,舞出风情,舞出信任,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民族文化,更宣传了法律常识。
几曲过后,普法工作队员与村民们围坐在彝家火塘边,通过“拉家常”式的聊天给群众普及法律常识,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温馨和谐的画面定格在彝寨宁静的夜晚。
普法阿普“话法治”,“声”入人心的彝语普法
宁蒗县司法局“普法阿普”毛建忠将彝族传统文化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用彝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生硬的法律法规讲得通俗易懂,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向村民讲解普法强基普短板专项行动的由来及重要意义,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崇德向善,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鼓励群众将法治的声音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力争达到"普法一人宣传一片"的效果。
黄板坪村驻村辅警结合近期发生在宁蒗的电信诈骗案例,向群众讲解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介绍电信诈骗犯惯用的各种手法以及防范电信诈骗常识。告诉村民“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要克服贪利思想,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参与、护隐私、抵诱惑,遇事不惊慌,及时报警,警民携手,共同筑牢防范电信诈骗的社会防线”。
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开发通过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释法明理,引导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和“彩礼观”,自立自强、和睦持家。身为父母,更要从子女的幸福出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摒弃婚礼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
彝族同胞“笑开颜”,民族团结的普法大局
千百年来,彝族人离不开火,吃在火塘边、睡在火塘边,议事在火塘边,聚会、取暖在火塘边,火塘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精神家园。此次普法活动,让彝族群众对火塘的记忆从深沉的烟熏色多了一笔绚丽的色彩,进一步增强了彝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民族团结观念,提高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极大地帮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临别时彝族老爷爷紧紧拉住“普法阿普”毛建忠的手说道:“你是我们彝族人的骄傲,我非常喜欢这种轻松欢乐的宣传方式,希望以后你们能够经常来,我也会把你们今天给我们讲的这些法律知识传递给我的子孙后代和更多彝族同胞,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