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怒江州泸水市公安局精心谋划,扎实开展“六举措”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成立泸水市公安局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政委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其他局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次召开动员部署推进会议,把专项工作与公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全面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责任制,确保专项工作取得成效。
强化普法队伍。在全警投入、全员参与、全覆盖普法的基础上,组建普法队伍,提升民警执法水平。
根据泸水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从各派出所抽调普法精干民警10人,参加全市普法队伍。按每年下沉不少于90天,常入基层一线帮助研判普法重点、督导检查、指导推动专项普法工作,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普法提供强大的组织力量。
泸水市公安局抽调指挥中心、法制、治安精干民警组成工作小组,到各派出所开展普法工作、对接处警规范、执法质量进行指导。
强化线上答题。2月24日起,组织全局民辅警参加“普法强基法律常识在线答题”活动,以学习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在线答题为抓手,让普法工作在全局推开,进一步增强民辅警的法治意识。
强化宣传氛围。为推进公安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积极营造公安全媒体普法宣传浓厚氛围。及时下发《关于加强对普法工作信息报送的通知》,以重点区域为核心普法范围,租用怒江大桥江西桥头、新城区天桥两侧LED大屏,充分利用广告牌、电子屏、宣传栏、横幅等载体开展普法宣传,在全局各警种大门、服务大厅、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等投放普法宣传语,切实营造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
在市公安局、各警种办公区,行业场所摆放普法强基宣传海报,共播放1125条普法强基宣传标语等供群众浏览学习,利用泸水警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发布普法宣传信息368条。
结合全市、全国两会安保工作,推进“千警进万家”活动,深化“三查四告知”工作,广泛动员网格员参与法治宣讲、纠纷调处等普法志愿服务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推进送法上门、普法入户,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属地化解工作。
强化工作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市公安局各部门、各警种结合春季“开学第一课”、法治进社区(街道)、法治进企业、社会治安整治等工作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共完成辖区20个中小学、10个社区、13个村小组、2个驾校共40余场次的普法宣传,与市直各单位联合开展3场次普法宣传。
锚定工作目标。下发制定《泸水市公安局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和重点任务及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市公安局对近三年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交通违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收戒吸毒人员等情况进行梳理和汇总,结合各乡镇发案情况,分析研判发案类别、重点区域、风险隐患,为推进普法强基专项行动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强化分类施策。针对八类重点对象的不同法治需求,精准开展专项普法宣传。
对初中文化程度以下、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青壮年,突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人身权益保护方面的内容宣传,教育引导养成尊法守法的规矩意识和行动自觉。
对婚恋家庭矛盾突出人员,通过接处警、入户走访等基础工作,及时摸排掌握辖区婚恋家庭纠纷,健全落实家庭暴力告诫书制度,依法制止家庭暴力。
对其他民间矛盾纠纷当事人,健全完善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合法理性解决矛盾,减少命案直接诱因。
对外出务工人员,利用春节、清明节等返乡高峰节点,开展敦亲睦邻、移风易俗、遇事找法、交通安全等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
对乡镇中小学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开展防范欺凌、性侵、拐卖,电信诈骗、校园贷以及加强网络安全、拒绝毒品、防范交通伤害等方面安全法治宣传教育。
对边境群众,开展好国家安全、国(边)境管理、防范电信诈骗、偷渡走私、毒品犯罪、跨境赌博等法治宣传。
对涉毒重点区域人员,积极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提高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对社区矫正人员,派出所积极配合相关单位以预防重新犯罪和防止脱管漏管为重点,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