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安排部署,怒江州泸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践行“三法三化”,采取“五个贯通”措施,推动形成全市动起来面上全覆盖,部门动起来条上有突破,基层动起来群众齐参与,方法活起来实效看得见的工作局面,打牢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的基础。
推动方案贯通实现目标聚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省、州方案,全面调研普法短板弱项基础上制定《泸水市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8个重点群体、领域和24项具体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明确部门责任,体现泸水特点。
推动空间贯通实现主场主战。明确工作主阵地,统筹组织省、州、市三级普法工作队下沉到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统一安排包村包组,明确队员普法的主阵地、种好履职的“责任田”。重点村寨全覆盖,把主要力量集中到10个问题突出的重点村和22个抵边行政村,依托队员的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用好用活各类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民法典主题法治文化广场、农村禁毒法治教育基地、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宣传橱窗等8类361个宣传阵地,落实常态化普法,形成阵地有人守,工作有人抓,推动问题整治与普法一体推进。
推动时间贯通实现步调统一。工作队按每年下沉不少于90天的工作要求,制定2023年1月至12月三个阶段的普法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实现挂图作战。截至目前,全市集中开展普法宣传11次,悬挂宣传标语4308条,推送公益广告、宣传海报125条次,制作宣传栏信息423条,掀起普法强基补短板的热潮。
推动对象贯通实现精准普法。围绕重点群体、重点区域开展摸底排查,使普法对象情况更明、底数更清、信息更准、需求更实。全市普法力量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教堂、进村寨等方式,采取“开学第一课”“巡回法庭”“调解+普法”“以案释法”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提高针对性、群体性、区域性。
灵活运用“火塘会”“院坝会”“边境普法队”“傈汉双语普法”等做法“点对点”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深受群众欢迎。截至目前,进社区开展“以案释法”2次,通过案件的现场审理、现场宣判,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学第一课”受益28593人次,发放普法强基补短板口袋书1万余册、法律明白人培训教材480册,进村入户宣传293次,走访9类重点人员普法宣传1000余人次。
推动力量贯通实现同向发力。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级部署、州级统筹、县级主战”的工作思路,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为双组长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工作。
整合工作力量,市政法单位处级干部包保乡镇(街道)、重点村,统筹推动具体工作落实。按照“政治、素质、专业过硬”要求,组建10支125人的专项普法工作队,会同省、州工作组力量,充分发挥各村(社区)干部、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民警等力量整合形成一支稳定的普法力量。工作中注重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目前培训“法律明白人”452人,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