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宁蒗县:小凉山普法“五结合”,法治春风抚“芳心”
发布时间:2023-03-10  责任编辑:符晓

丽江市普法强基补短板第五工作队汇聚工作合力,突出部门优势,充分发挥宁蒗县各级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五结合”工作方法,把法治的春风吹到妇女群众身边,吹进妇女群众的心中。

普法与德治相结合

“相恋、结婚10余年来,我和丈夫生活上相互关爱,事业上风雨同舟,无论何时,一家四口总是积极进取,相敬相爱。”在宁蒗县足浴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强化普法宣传·净化洗浴环境”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上,荣获云南省“最美家庭”的宁蒗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陈国芳和姐妹们分享了她的“最美家庭”故事。她用正面典型引导足浴从业人员接受道德教育,感悟家庭美德,传承文明家风,示范引领带动更多足浴行业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从道德教育方面有效预防婚恋家庭矛盾纠纷。

普法与关爱相结合

“要勇于发声、要及时求助、要团结向上,不做欺凌者、不做被欺凌者、不做旁观者。”在大兴镇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进校园活动上,普法工作队员向学生们讲授校园欺凌知识的现场。

活动中,工作队员以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等方面进行互动式讲解,并将预防校园欺凌知识编成孩子容易记忆的“三要三不要”口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普法与维权相结合

“我们国家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夫妻应当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关爱。”针对婚恋家庭矛盾突出人员,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基层综治中心通过入户走访,在关系调适、心理疏导工作中,结合刑法、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等宣传,开展案例式针对性普法,阐明违法犯罪的利害关系及法律后果,避免婚恋家庭矛盾激化升级。联合公安机关,在全县各基层派出所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对接处警、大走访等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妇女儿童受侵害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普法与服务相结合

充分发动巾帼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彝汉双语普法、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知识巡讲和家庭教育巡讲4场次。组织开展2023年“妇女普法暨婚育新风”线上系列宣讲活动4场次,1000余名妇女群众、妇联干部聆听了讲座。

普法与发展相结合

“近些年来,农村的天价彩礼现象层出不穷,天价彩礼价格也不断抬升,直接导致结婚后家庭负担沉重。”为引导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增强广大妇女依法维权的能力,充分发挥“妇女微家”作用,丽江市普法强基补短板第五工作队入户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民法典、反家庭暴力、家庭教育、民族政策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阐释,发动巾帼志愿者参与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学跳民族舞、学唱民族歌活动,让幸福家园真正成为妇女儿童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