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丽江市古城区:聚焦微治理、释放大能量,“五心服务”为小区治理增能
发布时间:2023-11-23  责任编辑:符晓

丽江市古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瑞馨佳园小区和廉租房贴心苑小区有居民1400余户,包含纳西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等17个少数民族。

针对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困难群众多、孤寡老人多、管理难度大、服务要求高”的特点,古城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微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打造多元治理新格局。把“住房保障惠民生,五心服务助安居”作为初心和使命,围绕物业管理,以民心为引导、以民需定方向,党群共建,以“初心、爱心、用心、贴心、暖心”的理念在公租廉租房打造“五心服务之家”,推动小区治理服务现代化。

组织搭圈,建强红色战斗堡垒

以古城区投控集团党委“头雁效应”为牵引,点燃国企党建红色引擎,构建网格化党建新单元,成立五心党支部,划定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区,选出56名以党员为骨干的“楼栋长”,覆盖2个小区共74个楼栋单元,让小区服务管理有了“定盘星”,住户有了“主心骨”。

古城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小区服务和治理中发挥全区基层党组织作用的通知》,积极开展宣传动员,25个机关单位党组织挂包楼栋,依托“主题党日”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发挥“机关党建组团”优势,带动卫健、人社、法检等部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到小区开展组团服务,根据入户掌握的需求,为“爱心屋”捐赠物品。

物品有来自红十字会捐赠的被褥、两新组织捐赠的生活用品以及区投控集团公司内部职工捐赠的玩具、书籍、衣物等1350多件,通过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开展慰问活动7次,慰问12户困难群众、孤寡老人,送出了被褥、水壶、水杯等爱心物资

围绕低收入群体的现实利益,凝聚“初心、爱心、贴心、用心、暖心”的服务理念,以民需定方向、以民生聚民心,把解决小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变保障性住房小区设施旧、环境差、隐患多、治理难的状况。以全方位的服务让低收入群体从“有房住”迈向“住得好”,赢得了住户的“好口碑”,增强群众参与小区共建共治的积极性。

物管融圈,多措并举优化服务

安居幸福是民心所向,推动小区治理创新要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理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问题导向、群众诉求,古城区不忘“品质服务”初心,打造有温度的“红色物业”。

把完善公共设施作为小区服务破题之举,投入专项经费维修、更换单车棚、路灯、摄像头、晾衣架、太阳能热水器、广播喇叭等设施,刷新脱落墙体、新栽绿植,增添智能化、适老化设施,全面提升服务基础。

改造综合服务大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平价超市、老年人幸福食堂、志愿者之家等场所。此外,五心党支部对空间进行重构,合理布局功能区,开辟2处家庭共享客厅,免费提供接待来访的亲朋好友的场所,解决住户租房空间狭小接访不便的窘境,同时为住户配套有白事办理场所。

五心党支部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开辟“公益爱学小课堂”,组织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在假日陪伴、辅导入住儿童,解决了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难题,目前已组织开展爱心小课堂活动29期,惠及449人次;开办平价餐厅、平价超市,减轻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建设老人棋牌室、培训讲堂(群众影院)和儿童游乐室,让居民不出小区便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多元扩圈,凝聚自治管理活力

五心党支部充分利用好小区资源,协商社区共建共享机制。突出积分激励,把住户参与小区自治、集体劳动等公共服务的次数、时长折算为“积分”,可以到“爱心屋”兑换生活用品、在“爱心食堂”折算用餐、在平价超市兑换商品,目前91人次获得积分4420分,在爱心屋兑换32件物品、在平价超市兑换商品10余次。

结合当前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市民教育室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反诈骗等宣传讲座5场,310余人次参与;在群众影院放映电影27场,观影近530余人。

注重典型示范。在云南省道德模范木润华领衔的巾帼文明岗等先锋岗引领下,从垃圾清扫、杂物整理、文明劝导做起,实现从“帮着群众干”到“带着群众干”,再到“群众自觉干”的转变,有力提升小区住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度,扩展参与小区治理的“朋友圈”,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小区环境建设、邻里关系和人际关系建设、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形成自治共治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