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怒江州:探索“网格+信访”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3-11-21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怒江州立足州情实际,积极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网格+信访”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网格员在纠纷排查、矛盾调处、问题化解中的“先手棋”作用,推动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下沉到前沿,纠纷矛盾在网格内终结,助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怒江州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村民小组“五级网格”治理体系,将全州划分为基础网格9321个,选聘网格员12607人(含党员3831人)。各地网格员认真履行政策宣传员、情报信息员、矛盾调解员“三大员”职责,排查上报基础信息、社情民意、重点人员、安全隐患及矛盾纠纷,建立起覆盖全域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和矛盾隐患清单台账,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

2023年以来,怒江州五级网格共排查矛盾纠纷808件,化解808件。县(市)级以上受理办理信访事项458件,同比下降19.22%,越级上访同比下降50%。

通过“网格+信访”工作模式,怒江州信访局聚焦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家庭、婚恋、邻里、房屋宅基地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健全主动预测、超前预警、快速响应、联动处置的信访风险管控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矛盾问题,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为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切实服务好群众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以来,怒江州信访局聚焦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0次,累计梳理422件次,排查信访矛盾纠纷19件次,化解18件次,化解率达94.74%。

怒江各地网格员立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能,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走访摸排、入户调查、“火塘会”等方式,掌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与信访问题,筑牢社会矛盾风险“第一道防线”。

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整合各个职能部门资源,建强调解队伍,形成多部门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强大合力,定期对辖区内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开展分析研判、联合调处,将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努力将矛盾纠纷与信访问题化解在网格内,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目标。

去年8月初,兰坪县啦井镇富和村委会某村民与人发生感情、财产纠纷,一时矛盾尖锐。村里的网格员及时开展家访,调查核实,并向村网格长报告。网格长迅速向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和镇公安派出所汇报,镇干部、村干部、民警与司法所干部到现场进行调解,使当事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2023年,怒江州委政法委、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人民法院等部门牵头打造“放心网格”和“精心网格”,并推动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融合运行。运用网格化建立特殊群体分类、重点人员分级服务管理制度机制,落实常态化排查发现和联系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做到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底数清、情况明,从源头消除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守好社会稳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