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的贡山实践
发布时间:2023-11-06  责任编辑:符晓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众山磅礴;

怒江、独龙江,奔腾激荡……”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山高涧深、沟壑纵横、森林密布,北接西藏,西临缅甸,3万余名各族群众世代生活于此,生生不息。

作为我省人口最少的县,这里一山一村落,一坡一寨子,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偏远、分散,信息不便,为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当地党委、政府践行服务群众的初心增加了障碍,同时,也因拥有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独龙江大峡谷等知名的美景,世界各地游客常年络绎不绝,地方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社会治理长期面临着较大压力。

去年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公安局提出“以重塑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实践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的路径方法”的要求,贡山县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克服资金短缺、山高路远等重重困难,迎难而上,按照“多网合一、一网统揽”的思路,在党建、综治、社区警务网格等原有基础上进行多网融合,通过创新“十户联防”“兑换超市”,组建“平安贡山”全科网格服务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将“网”织密织细延伸到方方面面,同时也将服务群众的初心体现到了万户千家……

家住贡山县城区的李奶奶最近很烦心,身份证丢了,社保金领不了。而她腿脚不便,没法去派出所办理。网格员小陈了解到该情况后及时与派出所联系,民警第一时间上门帮阿姨办理了身份证。李奶奶高兴地笑了、网格员与民警也欣慰地笑了……

网格员,是贡山县“网格化管理”中的神经末梢,他们由基层选出,身处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走访,巡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当地警方上报,从而为当地社会治理及经济发展提供第一手的信息。目前,该县已建成基础网格865个,发展1185名网格员遍布于大街小巷,活跃于偏远山乡,如同基层治理的一根根“探针”,及时传递着百家忧、千家难,为该县迈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既定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贡山县公安局政委余维斌的眼中,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就是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着管理精准和服务高效的优点。

他认为,当网格全覆盖形成后,通过精准了解群众诉求信息,将发现、上报、派遣、处理四个步骤形成了一个闭环,使得过去传统、被动、分散的模式转换为现代、主动和系统的管理,为当地党委、政府的管理能力,高效服务群众的愿景提供了强力支撑。长久以来,公安部门在各级乡镇、村组都有基层警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在推动网格化机制高效运转和网格员队伍规范建设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如果说网格化能够连接党政职能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大事小事一网统筹、社情警情一网通办”的目标,那么网格设计的科学性及网格员作用的实效性,则是完成上述功能最核心的条件。“为确保网格化管理在社会治理中取得实效,达到精细化服务的要求,我们通过大量实地的走访排查,在党建、综治、社区警务和疫情防控等原有网格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统筹综合资源、细化网格划分、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等措施,以“全科网格”的理念对全县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重铸优化,严防‘死网格’‘空网格’的出现。”余维斌认为:“网格员队伍建设是实现“4步骤闭环”中最重要的一环,选优配齐网格员、配强‘发动机’是决定着‘网格化管理’最终成败的关键。因此,依托公安机关的优势,我们通过讲政策,送荣誉,给奖励等方式,千方百计将各行各业最基层的人士引入网格员队伍,并进行规范管理,让他们成为我们党委、政府了解基层需求的‘顺风耳’,调处矛盾纠纷的‘润滑剂’,宣传政策法规的‘传声筒’、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动机’。”

这样的工作思路,在该县执政者对于网格化管理的建设思路中也得到了印证。该县要求,要从夯实执政基础的高度,加强网格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服务,充分激发基层网格员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根源上解决和提升服务管理的效能。

于是,贡山的群众诉求被“网”起来了,问题解决得更快了,社会治理的思路更清晰了,警群关系也更融洽了……

“在贡山开了八年出租车,城区派出所建立了网格群,我自愿参加培训后加入了。昨晚,我捡到一个有六千多元钱的钱包,通过网格群第一时间找到了失主,城区派出所为我们建立的这个网格群,让我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是流动网格员刘鹏江的故事。而网格员的事例,在贡山还有很多……

“成为网格员以后,我不仅能及时掌握村民情况,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和更多村民一起探讨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大家抱团发展,我们发展的底气也越来越足。”茨开镇茨开村阿嘎腊小组的网格员余小利说。

“网格员队伍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他们聚焦群众求助,收集民情,积极上报,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网格员,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掌握群众的生活状况及需求,做到雪中送炭,为社会平安、让群众满意,维护辖区社会持续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安宁贡献力量。”城区派出所负责人如是说。

“现在我们遇事先讲法,给网格里的村民宣传讲解法律法规也越来越专业清晰,大家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提高了,矛盾纠纷也更少了。”独龙江乡龙元村“法律明白人”龙德华说。

“网格是社会治安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用‘小网格’托起了群众生活的‘大平安’。”独龙江交警中队的李俊华说。

“我们村的住户基本情况都在这个本子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行动,解决好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践行网格员的初心和使命。”丙中洛镇甲生村网格员余秀说。

丙中洛派出所将驻村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户政窗口,由网格员收集管理片区户籍问题、业务类型、材料准备情况后,将相关信息汇总至驻村警务室,由警务室民警开展问题解答、业务初受理,帮助群众审核材料、查缺补漏,需要上门调查服务的由民警上门服务,能代办的业务由民警统一代办,不能代办的确保群众到派出所能一次办结,网格赋能户籍管理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

一件件、一桩桩通过网格进行事件处理背后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的贡山,融合党政警民力量、智慧的网格,遍布城乡、山寨、边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成效在不断实践中显现,得到了边疆各族群众广泛认可,为开创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怒江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