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怒江:基层“小网格”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3-09-01  责任编辑:符晓

怒江州公安机关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特点,以“小网格”为切口,把警务管理、民生服务和边境守护紧密结合,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实践。

建好网打造新阵地。建立党、政、警四级领导包保全州300个行政村(社区)责任清单,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推、村社主责”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全州实有人口按“行政区划、地域特征、人口密度、业态分布”等要素,100%划入9783个基础网格,形成州、县市、乡镇、村社和“十户联防”的五级网格管理体系。在社区设置临时党支部,在村组搭建派出所党支部与村委会党组织、抵边联防所“1+2”联合治理模式,实现网格党组织100%覆盖。做实做细做精行业网格,将全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场所100%纳入“虚拟网格”管理,打造“有需必应、无需不扰”的营商环境。

赋智能搭建新通道。不断加强网格信息化建设,搭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推广应用“网格化管理”App,为每个网格赋予独有“便民服务码”实现社情、警情、群众诉求精准分流、自上而下联动处置,做到“民有所呼,网有所应”。

聚能量增添新动能。网格化治理模式下,各基层派出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活用好网格员、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让“十户联防”小网格成为公安机关掌握社情民意的“顺风耳”、维护社会治安的“减压阀”、邻里和谐相处的“双面胶”,扎实推进“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村(社区)建设。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牵引下,“红枫义警”“夕阳宣传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参与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和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