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跨越4000多公里 一起边守边爱
发布时间:2023-12-15  责任编辑:符晓

从怒江州福贡县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直上,繁华热闹的城镇渐渐远去,独属于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的风景映入眼帘。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在这里完美体现,昼夜温差大,“有雨便是冬”一天能穿出四季的衣服。

“11月中旬左右吧,这里就开始下雪了,云南大部分地方可都还顶着大太阳呢!”

2019年部队转隶,刘明佳放弃留在吉林老家的机会,来到云南怒江,成为石月亮边境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继续为祖国戍守边疆。刘明佳的妻子边玲玲曾是一名公司出纳,如今也跟随丈夫一起,守在这个距离家乡4000多公里的“亚坪夫妻警务室”。

短暂相聚 我知道了你的不易

2019年1月,是刘明佳第一次来到怒江,也是他结婚11年来第一次远离家人前往异地他乡,当记者问起对初到这里的印象时,刘明佳说:“山那边也还是山。”

“要说对这里最不适应的,还是语言吧!老百姓的需求咱听不懂啊。”不“友好”的天气,一天能穿出四季的衣服;巡逻道路的艰险,氧气稀薄;没过膝盖的积雪,巡逻时每一步都要用鞋跟凿出深深的坑,后面的人要顺着前一个的步子往前爬,才不会滑倒……这些都被刘明佳一语带过。“这点困难算啥呀?咱当过兵,身体扛造!”

一次在山上巡逻的过程中,刘明佳正向队员细数山路上哪些是保护植物时,不慎被蜜蜂叮伤,脖颈处立即肿起一个大包“没事,先巡逻!”刘明佳坚持巡逻完后再治疗。“这山里有的蜜蜂品种,都快把我叮了个遍吧,这要搁武侠小说里,我早就‘百毒不侵’了。”未曾想,这个大包三年都未消退。

他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服务辖区群众,走村入户核查信息,上门开展法律宣传,用双脚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

儿子对父亲的想念、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让边玲玲决定带着儿子南下,去看看远在云南的刘明佳,谈起第一次去怒江的情形,边玲玲记忆犹新。

“早上7点在昆明坐车,正好赶上下雨、又是赶集天,第二天晚上9点都还没到!沿途的高山绝壁,车围着山绕,一路都不知道吐了多少次。”历时5天跨越4000多公里,见到丈夫的一刻,她才知道丈夫已经申请到辖区最偏远的地方执勤去了,看着丈夫日渐衰老的容颜、黝黑的脸庞、汗流浃背却依然挺立的身影,看着周边2公里内无人居住的执勤点,边玲玲心里五味杂陈。但是,当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到她手里的那刻,她渐渐地明白了丈夫的选择,她也爱上这个地方,因为这里需要守护。

跨越千里 让我来守护这份爱

2020年5月,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出台暖警惠警十项措施。“这边有政策,招辅警,你来不?”刘明佳也没有想到,电话中一句玩笑,让边玲玲辞去了家里优越的工作,来到怒江成为石月亮边境派出所的一名边境专职辅警。“过来最不适应的事儿就是气候,谁能想到洗一件衣服一个星期都不会干呢?”

巡逻的路不好走,习惯了东北湿滑雪地的边玲玲,还是会滑倒在这湿热陡峭的山林中,每次巡逻袜子、鞋子都会湿透。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也让她很不适应,身上长湿疹,肠胃也不舒服,还经常感冒,那时刘明佳最常问妻子的话就是“身体好些了吗?工作还适应吧!”一有空就会烧上一盆热水给妻子泡脚。面对这些困难边玲玲这样说道:“大城市虽然生活方便,但在这里工作,可以看着周边村寨慢慢‘成长’,那种骄傲和自豪,我都不知道咋形容。”

边玲玲和丈夫一起走访群众、宣传法治、慰问困难群众,甚至在休息时间,她也会到执勤点去协勤,拿她的话来说,和丈夫风雨同舟也是一种甜。现在她的朋友圈没有了光鲜亮丽的潮装和热闹的大都市,晒的是自己做的饭菜和警务室打扫后焕然一新的照片及亚坪的美丽风光。她把这里过成了家的样子,和丈夫一起守护家的温暖,守护一份守边护边的家国情怀。

无怨无悔 一起守护万家灯火

地广人稀,光靠一个警务室的警力是不够的。自2022年4月,怒江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行以来,随着网格员们的加入,边境巡逻、入户走访、调解纠纷的日常工作多了许多“好帮手”。还给每名到这里放牧的人员建立了档案,将巡查的范围扩展到了放牧范围,将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巡逻的路上,我们都习惯拿个袋子,再配上喇叭,适时宣传森林防火、生态保护。看见可燃物、垃圾什么的就顺手捡起装在袋子里。”

在外人眼里,亚坪是风景区,那里山峰林立,河水潺潺,丛林葱郁。但在他们眼里,这里是边境通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夏季来临,大雨倾盆,晴天难见;寒冬到来,雪虐风吹,执勤房被压塌多次,但他和战友们走在踏查巡边的路上,巡逻的电筒光,执勤点的灯火,无时无刻不在照亮与守护着。“每天3、4遍地巡逻,专挑树林小道走,老百姓看见我们巡逻时的警灯,都感觉很安心,也更暖心了。”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他们的信念。“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就‘钉’在亚坪警务室了。”从东北到西南,4000多公里的距离见证了刘明佳和妻子边玲玲爱的约定,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边境线上夫妻岗,携手守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