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于2023年9月17日申遗成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惠民交警中队成立于2009年,位于国道喀东线惠民镇内,除了惠民镇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还兼顾着相邻的发展河乡和酒井乡的道路交通管理。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就在中队管理辖区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总面积19095.74公顷,其中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涉及惠民镇景迈村和芒景村,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及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其间山峦起伏,雨热丰富,道路蜿蜒崎岖、普遍等级较低,古村寨散布于青翠山峦间,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人口多,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参差不齐,一直以来是中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如何运用有限警力保畅通、护安全、促发展,成了中队致力解决的问题。面对问题,中队全体民辅警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迎难而上,聚焦“人、车、路、企”源头风险隐患,聚力“查+治+管+宣”工作措施,努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整治道路交通顽瘴痼疾,普及文明交通理念,提升道路交通环境,既守好了辖区的交通安全路,也守护好了这条历时13年的“申遗之路”。
源头管控综合治理,让道路交通更安全更顺畅
中队结合辖区实际,强化部门协作和联勤联动,定期对遗产区与周边地区道路进行隐患排查综合治理。对迫切需要整治的路段与临水、临崖或发生翻坠事故的路段采取“应急三堵”,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强化农村重点机动车和驾驶人监管,积极推进车驾管“阵地”前置,以行政村为单位,梳理排查重点机动车和驾驶人,对辖区重点机动车及驾驶人进行监管教育。坚持常态管控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对交通违法突出、交通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开展区域执勤执法行动,针对性查处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超员、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实行勤务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车流走,采用“一定点+一流动”的方式,对遗产区交通沿线开展常态化巡逻管控。仅2022年以来,对景迈、芒景村组及申遗路线开展交通秩序管控700余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4万余起。
普法宣传见行见效,交通安全理念根植于心
惠民镇常住人口约1.85万,哈尼族、布朗族、傣族、拉祜族几大主体民族人口占比81%,位于遗产区的景迈村和芒景村共有人口1586户6535人,主要居住着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少数民族人口数占比达92%和98%,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也听不懂当地汉族讲的方言。惠民交警中队中队长孙庆涛说:“语言不通,是横跨在警民之间的一道鸿沟,是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必解的第一道题。我们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辅警就从当地群众中招录,会说少数民族语是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现在中队里的辅警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覆盖了惠民镇的几大主体民族,像辅警黄海波就会哈尼族、拉祜族和傣族三种少数民族话”。
针对景迈村、芒景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点与生产生活方式,中队制定了更加精准的内容,采用更加接地气的宣传形式,结合“法治进乡村”“普法强基”“美丽乡村行”,用普通话+少数民族语开展“进村、进组、进厂、进户”道路交通安全宣讲四进活动。用好应急广播系统每周在村组开展“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交通安全广播宣传,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道理,讲法规。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对重点车辆(三轮摩托、微型车、拖拉机、大货车等)驾驶人点对点发送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和警示提示信息。发挥交安办平台作用,确保户户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将交通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七必劝”,逢节假日、赶集天、“杀猪饭”、红白喜事、学校放收假,在学校和交通违法突出的路段,村组干部与村组专兼职劝导员“组团上岗”,相邻村组劝导员交叉上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在社区、小组、广场宣传栏以及重点路段增设伴随性交通安全元素,让乡镇、村寨更具魅力和特色。
随着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收入逐渐提高,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加上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让宣传效能逐步发挥到最大,有安全才有幸福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根植在老百姓心中。
脚踏实地服务民生,给群众满满安全感
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解危助困,做好服务引导也是中队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遗产区内村寨间的道路多为弹石路,这不仅是为了让车轮的速度能慢下来,也是为了让小草能从石头缝隙里长出来。很多自驾到景迈山茶文化景区游玩的游客,对山区道路路况不熟,驾驶技能和驾驶经验不足,在进入山区后常常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和困难。“我们基本上每周都会接到车辆爆胎、故障,游客迷路、突发疾病等警情,每次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出警处置,竭尽所能帮群众解决困难。”孙庆涛说。年复一年,中队的民警辅警多多少少都掌握了一些换胎、换冷却液等应急技能,中队的警车上,除了警用装备,锄头、绳子、换胎工具、药箱、饮用水也成了常年必备的物件。
申遗成功,意味着责任更大了,要更好地守护好群众的出行安全,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也需要更用心。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惠民交警中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奋楫笃行,守护好绿水青山,守护好人民的安全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