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人淡如梅 暗自芬芳
发布时间:2023-08-16  责任编辑:符晓

这是一个扎根岗位、履职奉献的故事,也是一个沉默、安静的瑶族姑娘在走出山村、向外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邓梅芳,瑶族,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刮风寨人,2014年进入西双版纳勐腊县人民法院工作,现任综合办公室主任。

提起刮风寨,凡是了解普洱茶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它的名字。这个位于勐腊县易武镇麻黑村委会辖区内、崇山峻岭之间的边境寨子,因四季大风常至而得名。这里生长着树龄几乎都是上百年的古茶树600余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茶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出产的古乔木茶香气十足,气味独特,成为普洱茶中的珍品。

关于刮风寨的传闻,“古树茶上万元一斤,家家户户存款百万起步”,这样的段子一直在勐腊民间流传。

但在邓梅芳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贫穷才是儿时生活的印记。“住茅草屋、光着脚丫、自己织布缝衣,取暖用火全靠太阳光和山上的柴火,父母每天都很忙,忙着刀耕火种。”这样的生活让她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边疆民族地区的姑娘,走出大山的途径,只剩下读书一条路,作为寨子里第一个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她的求学之路也多了几分艰辛。因为不通公路,孩子们外出读书路途遥远,寨子里建了一所低年级的小学,她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学业。

三年级更换了一名瑶汉双语老师后,邓梅芳开始学习汉语,也慢慢对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有了向往和期待。初三那年,易武镇到村里的边防路才挖通,每个周末,她都要背着沉重的行囊,徒步走单程30多公里的山路。

回忆起求学路上印象最深的事,她说是高考结束毕业的时候,从县城回到乡镇,再赶回家已经是傍晚,没有客车和交通工具,正好遇上到镇上进货的小卖部老板开着拖拉机,她就搭上了车。回去的晚,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手机,两个人搬完货时已经是三更半夜。七月正值雨季,本就不好走的路又陡又滑,在最危险的地方险些滑下了路边的悬崖,最后因为拖拉机实在爬不上一个陡坡,停在了离家五六公里的地方,老板在车里坐等天亮,而她打着手电筒,一个人走夜路回家,路上不时摔一跤,回到家时已是清晨鸡鸣时分。

一个人的上学路贯穿了她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回想起那些深邃幽静的山路,她说:“我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远大的抱负,但我很清楚自己不想永远被困在那个山洼里。”

大学毕业以后,邓梅芳考取特岗教师,在学校任教几年后,又通过努力考取公务员,于2014年1月调入勐腊县人民法院,先后在政治部、办公室工作至今。

2018、2019年,正是全国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单位人员紧缺,她被派驻到勐伴镇回落村委会,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坚守在扶贫一线,协助法院挂钩帮扶乡镇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回落村委会是一个多民族聚集村,一开始村民对国家各项扶贫政策不是很了解,部分群众观念还没有转变,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和“等靠要”思想。刚刚驻村的她,也有惶恐、失落和不耐烦的情绪,但随着一次次地走村入户,一次次地被困难群众所触动,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平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主动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当起政策“宣传员”,想方设法地把话讲到群众心坎上,一点一滴地把工作做在实处。

危房改造、“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都是驻村的重点工作任务,从前期的危房鉴定、拆除重建或修缮、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进度跟进,到后期的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在最艰苦、最关键的时期,她都积极投身其中。“看着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各个村小组一天天变好,就觉得所有的苦累都是值得的,自己内心也小有成就。”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入户走访、帮群众开具各类证明、拟写合同初稿、参与村委会、村小组换届选举等等,都是她的驻村工作日常。农田水利维修、控辍保学、环境卫生整治、贫情分析动态管理会……虽然每一项工作她都没有接触过,但每一项都要负责、每一项都要学习。蝗灾、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常常是“按下葫芦又起瓢”,她也常常在联系群众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路上两头奔波。

谈起驻村工作,邓梅芳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同群众打交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帮他们干实事,谁是作秀给领导看,他们心里一清二楚。和群众打交道,说话要接地气,把话说到点子上,不要漫无边际。要多听听他们的需求,用大家身边的例子来说话,不能张口闭口‘大形势’‘大道理’。要摆正位置,少打官腔少摆谱,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

三年的驻村工作结束后,2021年她回到法院,2022年中旬开始负责办公室工作,工作一下子多了很多,行装、采购、财务、基建……许多业务她都是“门外汉”。但责任就是担当,邓梅芳拿出驻村时的工作劲头,不懂的就学、不会的就问,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常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啃下一项一项的“硬骨头”。在新审判大楼建设工作中,为了全院干警能早日搬进新家,她从看不懂施工图纸、理不清装修管线到对工程进展了然于胸,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快速适应了角色的转变。

众所周知办公室的工作琐碎繁杂,早来晚走,身心俱疲是工作常态。从公文传阅、简报宣传、工作材料,到机要电文、会议组织、车辆派遣、设备维护、档案、保密、值班等工作,再到项目申报、基础建设以及疫情防控、物业服务等,她跑前跑后、忙里忙外,尽心竭力当好全院的“后勤管家”。“细节决定成败”,每一次筹办全院活动,组织巡回法庭,她都从细节抓起,制定详细方案,实地勘查活动现场,拟定人员名单,检查活动物资,带领综合办公室干警全力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平时的邓梅芳低调谦逊,坚韧执着,专注于埋头做事,工作来了带头就干,从不叫苦叫累,人如其名,像梅花一样淡然开放,暗自芬芳。安排给干警的事,她向来是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对业务部门的服务保障需求,她向来是及时回应、倾力服务;谈到自己的故事,她向来是谦虚而羞涩,摆一摆手。

“读书的时候,我觉得当老师教书育人或者当医生救治病人就是很好的工作,所以大学我读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做过特岗教师、考了公务员、还驻过村,不管在哪个岗位我内心都觉得踏实安宁,因为我觉得自己走了那么多山路,成为现在的样子,不用再待在山洼里就很知足了,一步一个脚印就是我的全部。”邓梅芳说。

从学校到乡镇到法院,从教书育人到驻村扶贫到综合保障,一路走来,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安排什么工作,邓梅芳始终怀揣一颗责任心、淡泊心,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在细微处诠释奉献,在平凡中闪耀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