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王峰:从检四十载 尽显军人本色
发布时间:2023-03-23  责任编辑:汪雨春

王峰,男,中共党员,昭通大关人,1979年11月应征入伍,1982年12月退伍回乡。1983年,因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和向往,他毅然放弃工资较高的原岗位,调入大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从此结下了一生的检察情缘……

一个天气微冷下着小雨的午后,怀着无比期待与敬仰,记者在大关县人民检察院见到了这位“老人”。

在会议室,见到了一位满头白发却英姿挺拔、相貌堂堂的“老人”。谈及从检生涯,他如数家珍,从第一次撰写法律文书、“几张桌子就是法庭”的无奈,到徒步下乡迷路、“两条腿”就是交通工具的辛酸,再到如今的环境优越、装备齐全,他是检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贡献者。

抓捕“逃犯”,他果敢行动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我在街上玩,突然看到一名男子飞快地跑过,紧随其后的是‘抓逃犯’的紧急呼喊。我当时想也没想,拔腿就往男子逃走的方向追去,跑过了好多条街,终于那男子让我给逮着了。”王峰说,原来是在押犯人逃走了,警方正在追捕。

后来,王峰被授予“治安积极分子”荣誉称号。“那是我得过的第一份荣誉,我现在都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写在笔记本上的荣誉,我一直小心珍藏着,可惜在搬家的时候弄丢了。”说到这儿,他满是遗憾。

油罐车失火时,他没有犹豫

“那是1985年7月13日的晚上,妻子怀着身孕,饭后我正在打扫卫生,突然听到医药公司宿舍那边传来呼喊声‘油罐车失火了,油罐车失火了!’”

听到呼叫声后,王峰放下手中的清洁工具,顺手抓起一块湿漉漉的毛巾向着火的油罐车奔去。

“当时油罐车的油箱口喷出一米多高的火焰。”油罐车停放在县医药公司大门口,不远处就是县政府招待所、县粮管所仓库,以及千余名观众正在县大礼堂内看电影。油罐一旦爆炸,就会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烈火燃烧,王峰心急如焚。

“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迅速扑灭烈火,保住油罐车的安全。”

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冲了上去,忍着烈焰的灼烤,用湿毛巾将油罐车的油箱口严实地盖住,双手紧紧捂在油箱口上,扑灭了熊熊烈火,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发生。当人们闻讯纷纷赶到现场时,火已被扑灭,国家财产保住了,千余名群众安然无恙地在大礼堂内看电影。县石油公司对王峰临危不惧扑灭烈火的事迹给予了表扬奖励,并号召全公司职工学习他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大关县人民检察院为了表扬王峰,8月22日作出决定,给王峰荣记三等功一次。

传承“红色基因”,他是楷模

“只要我在岗一天,我就要尽责履职一天,必须对组织、对单位和同事们负责……”他是这样说,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2021年,一名副检察长因工作需要抽调外出办案,在班子人员少、事务繁多的情况,他主动承担分管全院大半的工作业务。面对院内基础设施差、办公楼老化等问题,王峰不怕风吹日晒,亲自做调研、跑项目,为单位争取到资金用于改善干警办公办案环境等,大力提升了院内基础设施建设。

一生忠诚铸检魂

2022年,王峰被授予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之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39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面对这些荣誉,他略显羞涩地说:“这些荣誉我受之有愧,我只是尽了一个军人,一个检察人的本分。”

同年8月,带着这些荣誉,王峰光荣退休,在他的退休送别会上,大关检察的战友们为他送上了诠释他一生的短片。他们在短片上这样写到:

山无言,不遮其伟岸高大

水无语,方显其浩瀚之美

感谢为检察事业奋斗39年的你

荣休之际,祝您

老骥伏枥,退休续谱夕阳曲

苍松傲雪,余生再唱春牛歌

那一刻,他泪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