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电话的一端 全心的守护
发布时间:2023-01-10  责任编辑:汪雨春

汤芙莲,2022年初加入警队,曲靖市富源县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接处警民警。她说:“小时候听到‘警察’二字,觉得警察代表的是帅气、热血和信仰;听到‘110’,觉得代表的是放心,是安全,是希望。真正从事警察这一职业,才了解110的工作,才更明白‘警察’两个字的背后,是忠诚与担当,奉献与使命。”

24小时值守,白加黑“5+2”,365 日天天在线,接处警工作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轻松,精准理解报警人求助事项,及时合理安排辖区出警,考验的是接警员的冷静、理智和快速反应。

汤芙莲主动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学习记录前辈接警流程,在脑海里模拟各种突发警情的处理,与前辈们探讨接处警系统应用、接处警流程、警情流转等各方面的疑难问题。她深知每一个求助电话,都饱含群众对人民公安的信任与期盼,及时回应、科学处理,是对这份信任与期盼最好的回报。

汤芙莲一直忘不了,初上岗接完第一个报警电话时内心的慌乱。“我的回复规范吗?有没有说错话?报警的这个阿姨有没有听清我的话?出警民警到了没有?”满脑子的问号,手心直冒汗。旁边的战友笑着鼓励她:“小汤,做得不错,继续加油!”听到这个汤芙莲才恢复了镇定,深吸一口气继续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您好,110,有事请讲。”“您现在在哪个位置?请稍等,我们的出警民警将尽快赶到,请保持电话畅通,方便联系您。”就这样,她从一个岗位“小白”一天天不断成长,再紧急的警情也能从容应对。

“要做好接处警工作,就要记住三个心——细心、热心和真心。”这是办公室前辈告诉她的工作要诀。汤芙莲每天接几十个电话,不断地解释、安抚和处理,嗓子哑了、眼睛红了、耳朵鸣了。有时遇到心急的群众,几句话后就开始不耐烦、发脾气,汤芙莲委屈过,却依然耐心安抚、交流。她说:“要让报警人拨通110,会像她小时候对 110 的印象那样意味着放心、安全和希望。”

2022年10月1日凌晨2时许,一声急促的来电打破了情指中心的片刻宁静。“你好,请问是110吗,我的一个朋友刚与我视频,发现她情绪非常低落,她和老公吵架后离家,一直不说自己的位置。随后就挂断了视频。再打电话一直不接,因为担心朋友安危,所以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汤芙莲尝试拨打女孩电话,依然无法接通,她心急如焚。通过想方设法,汤芙莲找到了女孩的另一个号码,在反复拨打了多次后,电话终于接通,听到了电话那头一个略带哭腔的声音。经交谈得知,女子小张生完二孩正在坐月子,因琐事与老公发生争执,却遭到其老公无情的谩骂与殴打,她不想再继续活下去,于是找了一个酒店,吃了五十多颗头孢,喝了啤酒,想一走了之。

“你在哪儿,告诉姐姐,我马上过来找你……现在身体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汤芙莲一边耐心地开导对方,一边想方设法了解其位置,根据女子提供的只言片语汤芙莲和处警民警最终找到了女孩居住的酒店。民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送女子到医院救治……凌晨4时,当得知女孩已经被送往医院洗胃,人没有大碍时,汤芙莲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但她的工作还未结束,又叮嘱民警关注女孩身体和情绪,待女孩好转后帮助调解家庭矛盾。

每天重复200余遍“你好!110”,2022年,汤芙莲累计接听群众报警电话9000余个,她用女性的细腻与坚韧,成功处置疑难警情50余起,电话回访报警人4000余人次;答复群众咨询、求助6000余人次。疫情期间,针对涉疫求助群众的报警求助,她认真细致登记,耐心解答,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快速高效帮助群众230余人。

她说:“‘110’是群众最熟悉、最信赖的号码,希望通过我们电话一端的全心守护,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110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