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诈你我同行 共建平安云南 > 开展全民反诈 > 正文
从小处着手 让大家受益——曙光派出所着力优化辖区治安环境
发布时间:2023-12-01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东至金马路马军场村、西至董家湾南北社区、南至菊华立交桥、北至东风东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曙光派出所处于这样一个人口稠密、治安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近年来,曙光派出所依托“情指行”实战化运行机制、勤务指挥室实体化运行,以及“雪亮工程”的有序推进,实现各类案件快侦快破与警情下降,辖区内治安形势平稳可控。

注入“平安血液”,提升群众幸福感

由于缺乏规范的物业管理,曙光派出所辖区内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公共环境杂乱、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车位规划不规范、小区安防力量薄弱等问题。

在曙光东区住户杨中慧老人的回忆中,自家小区就是这样——人员出入随意,群众财产被盗情况时有发生,因停车问题造成的矛盾纠纷不断,群众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转变发生在5年前。为了提升辖区群众生活安全感满意度,2018年,曙光派出所联合社区街道,向辖区老旧小区群众发放意见表听取民意,并以最低价格引入红色物业,聘请保安16人,加强对曙光东区71个院坝、7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40栋房屋、138个单元、1912户、13栋别墅的安全管理工作。此外,联动金马法庭、金马司法所、创启律师事务所组成微法庭,对小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并组建“老年红色志愿者队伍”每日开展小区治安巡逻、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小区管理漏洞,快速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给老旧小区治理注入“平安血液”,有效改善生活环境。

此外,曙光派出所积极发动社区委员会,联合小区物业、业委会、街边商户,共同筹集资金安装小区内部监控设施,实现盲点监控全覆盖,并依托“情指勤”警务运行机制,推动指挥调度、情报支撑、执法规范化、突发敏感事件应急处置等多环节高效运转,有效优化曙光社区整体治安环境。

增强防范意识,筑牢反诈壁垒

“我帮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您好好地看看这封承诺书,看完后在承诺人这一栏签个字。”这是曙光派出所民警在每场反诈宣传活动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自印刷了“曙光派出所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以来,派出所每位民警、辅警便都肩负起了“凡宣传到,必签到”责任。据介绍,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群众的防范意识真正得到增强。曙光派出所所长王海啸说:“反诈不能‘泛泛而谈’,民警有责任意识,才能实实在在地激发群众的防范意识。”

为了实现辖区反诈宣传“全覆盖”,曙光派出所将派出所打造成反诈宣传阵地,联合社区开展反诈宣传工作,进企业、进小区、进农贸市场,开展点对点宣传,前移宣传阵地,制定派出所反诈宣传承诺书,对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同时,曙光派出所以党建引领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提升打击治理“引领力”,先后6次召开支委专题会议研究反诈工作,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独身老人占比大、辖区小商户密集等特点,深入分析辖区电诈警情规律特点,制定反诈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将责任细化至中队及具体民警,要求民警在巡逻过程中,见到群众就主动上前进行反诈知识宣传。

正是在边宣边防、边劝边打的“反诈四边形”工作格局下,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多发势头得到了遏制。

随着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今年8月以来,曙光派出所辖区共开展见面劝阻31起,劝阻成功率达100%,劝阻后成案零起。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今年以来,派出所共核查可疑两卡信息1800余条,对苗头性案件开展全力侦办,共办理涉电诈两卡案件20起。

坚持打击犯罪,护卫辖区安全

除了要克服新型违法犯罪所带来的压力,曙光派出所还需肩负起打击传统违法犯罪行为的重担。

由于此前监控设施较少等问题,行业场所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是派出所辖区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化解这一困境?

在案件打击方面,曙光派出所紧盯“盗抢骗,三打一”,通过进一步深化“情指行”实战化运行机制、勤务指挥室的实体化运行工作机制,从接报到打处形成链条,有效巩固提升警情全闭环处置流程效果,建立稳定成熟的警情分析研判队伍,提升警情分析研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幅度提升打击效果,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据统计,今年以来,曙光派出所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9.9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6.15%。